第19章 崛起于东南沿海(2 / 2)

不过清朝方面,也极力想破坏郑成功的商业船队,清福建官员怂恿厦门岛对岸的刘五店、石浔等地的海盗陈春等势力,在海面上劫持郑成功的商船,由于陈春等人屡屡得手,郑成功决心将其一网打尽。

磁灶战役后,七月,郑成功派遣援剿右镇、前冲镇、北镇、中权镇四支纵队,越洋追捕陈春。陈春一伙人落荒而逃,郑军一路追击到小屿,追上陈春的数十只船,经过一番海上战斗,陈春的船只被击毁甚多。此时驻防在同安的清军将领马直追率军来援,郑军前线指挥黄山在获知消息后,派万礼率前冲镇、陈六御率北镇埋伏于龙窟一带,当清军进入到此区后,陈六御的北镇骑兵队用上派场,在郑军的夹击之下,这支援军被全部歼灭,无一人漏网。

郑成功的战略意图,是先夺取漳州府东部沿海地区,沿海对郑军十分有利,进可攻,如果打不赢,就可以下海,这对清军来说是无可奈何的。

九月,郑成功亲自挥师南下漳浦。福建清军不敢小视,派陈尚智率军驰援漳州,会同漳州总兵王邦俊,共计有骑兵数千人,步兵数千人,在钱山一带与郑军对峙。当郑成功侦知敌方主将时,他莞尔一笑,轻蔑地说:“王邦俊伎俩可见,陈尚智无名小将,我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当即命令安排军事部署,将军队分为三部分,正面作战兵团以戎旗镇、援剿左镇、左先锋镇等久经沙场的部队组成,其余诸镇分为伏击兵团与抄后截击兵团。郑成功对诸将领说:“俱各贾勇齐击,杀其片甲不回,胜此一着,则漳虏胆破,撄守不暇,漳浦、诏安、平和等邑可指掌而定矣。”

二十五日,清军率先发起进攻。郑成功下令迎战,士气高昂的郑军精锐部队投入战斗,一举歼灭来犯清军的前锋部队,埋伏在侧翼与后翼的前冲镇、亲丁镇、剿援右镇等纵队一并杀出,清军马上陷入混乱之中,战斗队形被冲垮,郑军战士骁勇无比,越战越勇,清军主将王邦俊一看形势不利,赶紧下令撤兵,狼奔逃窜。郑军穷追猛打,战场上是清军累累的尸体。王邦俊、陈尚智夺路而走,逃回漳州府城。

漳州府大为震动,关闭城门,禁止出入。郑成功派人前往漳州府城招降,但遭到拒绝。不过清军队伍中的数百人投奔到郑成功麾下。

郑成功军队的战斗力之坚强,令清军意识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在崛起。漳州总兵王邦俊紧急上书求援。十一月,清军遣福建陆路提督杨名高率数千名骑兵与步兵南下。正在厦门岛休整的郑军得知消息,马上向郑成功禀报。郑成功召集诸将,对大家说:“杨名高未知我手段,必然轻敌。我须略地取粮,诱其来战,先须占据险处迎杀。尔等此番用力歼击,胜此一着,则援虏计穷,漳泉不攻自下矣。”同时郑成功再次严肃军纪,强调:“如不用命者,杀无赦!本藩躬亲督战,目睹难掩也。”

由于清军南援漳州,必定要先经过泉州,郑成功打算在泉州地界与清军会战,否则杨名高的援军与王邦俊的漳州守军相会合,势必更难对付。郑军搭船渡过海峡,郑成功与诸位将领勘察地形,选择有利的伏击地点,最后在战场设定在小盈岭一带,这里也是清军必经之地。

郑成功的部署是这样的:他亲辖戎旗镇与援剿左镇、正兵营驻扎在小盈岭,左翼是左先锋镇、援剿右镇与北镇,右翼是援剿右镇、右先锋镇与左冲镇。由于在鸿渐山一带发现有敌军的迹踪,郑成功还派甘辉率亲丁镇及中冲镇、游兵营、奇兵营前往截杀。

清军提督杨名高此时已进抵离小盈岭不远之处,在探知郑成功严阵以待后,他根本不把郑成功放在眼里,他命令清军兵分三路,向小盈岭发起进攻,同时,另一支清军由鸿渐山迂回到郑军的后侧。

清军三路进攻队伍中,中路军位置略为突出,正面是郑成功的正兵营,营官请求郑成功出击,郑成功没批准,他要耐心地等待其余两路敌军的到来。等到三路敌军差不多齐头并进时,郑成功下达进攻的命令。

郑成功亲自指挥的戎旗镇、援剿左镇以及正兵营的官兵奋勇出击,小盈岭两侧的其余各镇牵制另两股敌军,一时间平静的山岭杀声四起,兵戈交错,枪炮声隆隆。杨名高的这支清军果然是一支生力军,在郑军的猛扑之下,稍稍后撤,但很快就稳住阵形,双方陷入僵持战中。郑成功见状,骑上马,在枪林箭雨中穿梭,亲自前往阵中督战。统帅的勇敢表现令所有士兵无不奋励,向清军发起更猛烈的冲锋,清军终于顶不住郑军的进攻,撤退变成了溃败,郑军一路猛杀,杨名高纵马而逃。

在另一路,清军由鸿渐山企图抄郑军的后路,在此防御的的中冲镇、游兵营抵挡不住清军的强攻,连连后退,在此危急时刻,杨祖率奇兵营赶到,加入战斗中,杨祖勇冠三军,冲入敌阵中,一阵砍杀,遏制住清军的攻势,在战斗中,杨祖被一支流矢所伤,但他坚持战斗,并且手刃一名清军将领。不多时,郑军的生力军,由猛将甘辉指挥的亲丁镇赶到战场,清军终于全线溃败,狼狈而逃。

郑军一路追击,一直追到马厝巷,杨名高侥幸逃脱。

这是郑成功返回厦门后,第三次与清军的交锋,三战三捷。小盈岭一战,奇兵营的营官杨祖表现最为显眼,战后,郑成功照《杀虏大敌中敌赏格》的规定,授予杨祖首功,杨祖本来名叫杨姐,但郑成功觉得这个名字不够威武雄壮,便特地将\"姐\"字改为\"祖\"字,这一改就让杨祖在战场下立下大功了。同时,杨祖的奇兵营被升格为奇兵镇。

在鸿渐山阻击战中表现不佳的中冲镇与游兵营,则遭到降罚捆责的处置。

郑成功深知赏罚对于维系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贯穿于他的整个军事生涯,这也是他的军队能遂渐强大,最终成为清朝最可怕对手的原因所在。

果然不出郑成功所料,清军在接二连三的失利之后,漳州各城的清军已如惊弓之鸟,在郑成功胜利的鼓舞下,闽南的反清力量重新抬头,而一批投降清军的前明将领,纷纷反正,坐收诸城的时机已经到来。十二月,清军驻漳浦副将陈尧策派人秘密与郑成功联系,商谈献城事宜。陈尧策原系郑芝龙的旧将,协助杨世德镇守漳浦,对于陈尧策的反正,郑成功大喜,并于十二月十五日亲率军队,秘密渡海在旧镇港登陆,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抵漳浦城下,并包围漳浦城,陈尧策作为内应,打开城门,郑军兵不血刃占领城池。

漳浦守将杨世德发现陈尧策叛变时,为时已晚,他仓惶出逃,但郑军已经控制了全城,无处可逃,惊惧之下,他在河边拔剑自刎后跳入河中,但没死,被郑军士兵给救活了,然后押解到郑成功面前。郑成功一看,此人能往脖子上就是一刀,算是一条汉子,便亲自给他松绑,称赞他的忠心,并晓予大义,派医生给他疗伤,并派人保护其家眷。杨世德感于郑成功的诚义,便反正归降,被授予大监督之职。

夺取漳浦之后,郑军声威大振。次日,郑成功派遗部将黄廷南下诏安,光复县城;另一位将领黄兴则西进平和,于次年正月四日夺取平和县。这样,漳州南部基本上落入郑军之手。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郑成功在经历泉州攻城战与潮州攻城战失利后,认为直接攻城伤亡很大,且郑军在攻城战中不占据优势,所以后来郑成功一直避免大规模的攻城战,这可能跟他所精通的孙子兵法中的所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战略思想有关,郑成功夺取城池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歼敌于城外,或者通过心理战术,或都以策反的方式所取得。

正当郑成功在战场上屡战屡胜之时,在浙江苦斗的鲁监国政权却遭遇重大挫折。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