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平安无事。
苏白带着大家回到京城,准备着手火药武器的制作。
苏白制作出了详细的设计图之后,也并没有闲着,而是准备去做报纸。
“报纸有什么用?这玩意儿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给人看看难不成就能把那些土匪打败了?”
刘雨当然不信,这么容易就可以把宋三收拾了。
“要不要跟我打个赌?这个东西对于对付那些流寇可是非常有作用的。”
苏白对于舆论战非常有自信。
这并不只是他的推测,而是因为有很多场战役的案例,都说明了舆论战确实有用。
刘雨摇了摇头。
苏白竟然要打赌,那么就说明苏白肯定有这方面的底气。
而苏白完成过很多看似荒诞的事,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事他都做成了,这是一个擅长制造奇迹的人。
刘雨对苏白这么了解,当然不会傻到和苏白去打赌。
“我相信你做的事肯定有用,可是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道理上很简单,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我们通过舆论击垮宋三建立的形象,揭露他残忍土匪的本质,这样东山的民众就不会再支持他。”
“报纸只是传播舆论的一种工具,报纸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的传播。”
苏白的解释非常通俗易懂,但是刘雨还是觉得有问题。
“为什么采用报纸的形式?很多老百姓并不认字。”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
“第一,我们针对的是当地的世家,他们之中要么是富商,要么世代是读书人,都能够看得懂报纸。”
“他们所掌握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势力,如果挑拨他们和宋三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对宋三进行巨大的打击。”
“第二,老百姓虽然不认字,但是一个村里总会有几个认字的,让认字的读给不认字的听,也能够完成传播。”
“第三,报纸是成本最低的舆论传播方式,纸虽然很贵,但是总比派人去散播消息要强。”
刘雨明白苏白的意思。
如果派人去口头传播,消息一旦被抓住了,那么就会损失一个人。
而一张纸一旦被人发现,哪怕烧毁了,也仅仅只是损失一张纸。
苏白叫来了翰林院的很多学士,这些人都很有文化,而且擅长写文章,苏白给他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编写宋三的坏话。
而别人坏话这种事也有很高的技巧,并不能完全的污蔑别人。
凭空编造,这样老百姓是不会相信的。
所以一定要写真实的黑历史。
但是在描写的时候,需要用一些夸张的手法。
本来黑历史只有一分黑,但是经过夸张的描写,一分黑就变成十分黑。
“锦衣卫那边,知不知道宋三他们这些人的黑料?”
“越多越好,我要知道他们的一切消息。”
刘雨掌管锦衣卫,而锦衣卫是天下最大的情报组织。
“宋三,曾经是个书生,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考中举人。”
“一怒之下,干脆就不再参加科举了,也因此对朝廷怀恨在心。”
“这小子本来就练过武功,因为不再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就干脆落草为寇。”
“虽然现在宋三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但是他以前做过很多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