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清理一些御史台中倾向五皇子的官员,给大皇子看,然后顺理成章的站到大皇子那边去,未来的日子里他依旧是那个稳固在朝堂最顶端的御史台正史。
听见五皇子李文骂御史台正史,郑之和的眼中同样闪过一抹恨意,他心里清楚,一旦五皇子倒下,正史便会立刻转而投向大皇子,到那时在御史台中第一个被拿出来开刀的就一定是他郑之和!
“而且据传据传”
郑之和看了一眼李文的面色,接着道:“东州一事平定后,圣上便会立储君。”
“东州比邻十万大山,势力错综复杂,想要平定并非朝夕之事。”
李文微微眯起眼睛说道,据说东州的诸侯王当年就是一方势力,凭借一己之力和手底下的兄弟菜平定了多方的势力和妖魔,之后圣皇才封他做了东州的诸侯王。
东州的诸侯王不过一届武夫,没有什么大智,也没有多少忠心,他现在生出了反意,所以圣皇才要制裁他。
不过东州诸侯王虽为蛮人,但他手底下也算是兵多将广,再加之道宫和其他势力等多方因素,所以想要平定东州也并不简单。
郑之和随后说道:“南州已经在两忘山屯兵三十万,据说随后的几个月里还会陆续再往两忘山派兵二十万,”
东州虽然不好对付,但若有南州相助,那结局可就不一样了。
这么多年来,南州战事最少,发展的最好,民富州强,也养了不少精锐的军队。
对于圣皇而言,现在的南州就是他手里最好的武器。
李文眼中闪过一抹厉色,说道:“韩景萧来长安,就是为了东州一事,等这件事处理完,南唐内乱平复,父皇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就是立储君。”
韩景萧来长安虽然不是为了储君一事,但他的出现却是最大的变数。
不论韩景萧是否支持大皇子当政,对于五皇子现在的处境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咚咚咚。”
这时门外响起有规律的敲门声。
李文凝眉,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挥手道:“走吧,先去老师那里,看看他有什么好办法。”
郑之和跟在李文的身后,心里却在想不知李文的那个神秘老师能否解开眼下的困局。
房间的外厅中,岁千秋身穿棕色大袍,头戴面具,负手站在窗前。
李文走进房间,朝着岁千秋躬身行礼,道:“见过老师。”
郑之和在李文身后同样朝着岁千秋行礼。
“祭祀之后,大局已定。”岁千秋没有转身,语气平静。
李文皱眉,面色极为难看。
郑之和同样皱眉,大局若定,他们必死无疑。
李文问道:“老师,这件事难道没有任何的转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