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亏自己来得快,否则命令就下去了。
“建设学堂?”
这有些出乎预料,周也连忙道:“长生,西城郡县本来就有很多学堂,设立学堂没什么竞争力。”
“而且学费也没有做那些盐商生意赚的多,这可不像一个聪明人,该有的想法。”
他双手抱怀,得意道:“如果你只是因为想要带孩子们入学被拒,我爹完全可以出面帮你摆平。”
“在整个西城郡,谁敢不给我们周家面子?”
他们确实有这个能力,可这却不是陈长生想要的。
轻叹了口气,陈长生端着身子,目光坚定:“郡守大人,这批山沟的孩子能够承蒙您的面子被他们收入院中,那其他贫困的孩子呢?”
“如果那种势利眼的学堂依旧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又会有多少穷苦且富有天赋的孩子,被埋没才华?”
他坦言道:“说句实话,我之所以想要设立学堂,赚钱不是本意,更多的是为了那些招人贫困的孩子上学。”
“我虽无志于朝廷,但既然身处泰安国,自然希望这个国家能得到长远昌盛的发展。”
他忽而转头看向周志刚:“敢问大人,您觉得国之根本是什么?”
这个问题,对于当官的他来说,也是必须了解的。
他几乎不假思索,慷慨激昂道:“国之根本乃为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
陈长生不否认,“大人说的对,但得是怎样的百姓才能撑起这泱泱大国?”
“有学识,有见识,有谋略,有志向!”
“百姓的组成有普通人,商人,农民,还有读书人!”
“可很遗憾,我并没有看到泰安国对读书人的重视性。”
就好比说,莲花镇没有学堂,莲花县更没有,反倒是更大的西城郡才有。
足以说明,他们对学习的认知不足!
陈长生字字珠玑,周志刚陷入一片沉思。
他们家虽然经商,可他对自己更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自己同样是西城郡的郡守,为官者当为民着想。
他所管理的不止西城郡上,包括莲花县以下也属于它的管辖范围。
而学堂积压在一个地方,知识根本得不到普及,更得不到所有人的重视。
他当机立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陈公子,本官愿意陪你一起开设学堂,就是不知设在何处?”
“多谢大人!”陈长生再次拱手作礼,抬头坚定道:“首先,学堂当设在村落之中!”
“然后是镇子上,是县城里!”
“学堂不一定要有多奢华,条件要多好。”
“有房子,桌子椅子,有笔墨纸砚,有教学书籍。有一个夫子,还有一群好学的学生,这些就足以了!”
学习,一半靠督促,一半靠自己,花里胡哨没什么意义。
周也却提醒道:“长生,你这可是要得罪西城郡所有的学堂呢,不怕遭报复?”
“上次你差点被刺杀,我可都听说了。”
“西城郡的学堂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就是因为他们容纳各方的学子。”
“一旦村,镇,县都有各自的专属学堂,谁还会有病似的跑那么远?”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