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茶,好茶,上好茶(2 / 2)

只有萧嘉瑜却是笑了起来,对李云问道:“这茶怎么个好法呢?我看也就一般啊。”

“嘉瑜,你可能不知道,这茶看着不怎样,但是里面可是有一个流传极广的故事的。”

李云笑道:“在故事的衬托下,就算再不怎么样的茶,都会立刻变得古色古香起来,就像地方上随便一个小桥,看着普通,但只要有诗人为之赋诗一首,就会立刻变成名胜古迹。”

“比如《枫桥夜泊》。”萧嘉瑜立刻明白了李云说的话,再问道:“但这杯茶水,里面能有什么故事呢?”

两人一唱一和,说的跟真的似的,成功勾起了众人的好奇。

难道真有什么典故在里面?

不得不说,越是古老的家族,就越是看中这些东西。

李云扫视了众人一眼,故作高深的说道:“话说古代有一个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平生喜欢访僧问禅,有一次脱掉官服,换上便衣到某座寺庙中去游玩拜会。

这座庙的方丈看到来人貌不出众,穿戴寻常,坐在自己位子上没有动,只是懒洋洋地抬手让小和尚给他看座,算是打了个招呼:“坐,茶。”

诗人看到方丈如此慢待自己,不动声色,而是吩咐站在一边的小和尚:“取善簿来。”意思是要布施一些香火钱。

善簿取来以后,诗人当着方丈的面,提笔写道:香火钱100两。

方丈在旁边伸着脖子看到,心中一喜,热情地站了起来:“请坐。”

又吩咐小和尚:“上茶。”

诗人一笑,又在善簿上落款:东城居士苏轼。

那方丈一看吓了一跳,他没想到眼前这个看似寻常的人居然是名动天下的大学士苏轼,急忙向他深施一礼,满脸堆笑地说:“请上坐。”

又急忙吩咐:‘快快,上好茶。’”

故事讲完,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李云指着这杯没有热气的茶水,笑道:“这个茶,就是客分三等故事里的‘茶’,和苏东坡牵上了典故,嘉瑜,你说这茶是不是好茶?”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