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孙权一语揭过,众臣这才偃旗息鼓。
他们之所以想要治罪孙邵,其实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若不将孙邵拿下,后面劝说起孙权投降的阻力会很大。
现在,哪怕没有达成目的,也已经成功让孙邵失去了孙权的信任,且让孙邵对孙权寒心。
那接下来,要是劝降,想必孙邵就不会继续插手了吧?
镇北军已然快要兵临城下了,再不投降可就没机会了。
亡的是他孙家的江山基业,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要是能成功劝说孙权投降,带着这份功劳,他们依旧能在大汉官场继续混得风生水起。
见效果已然达到,这时,一人出列道:“主公!为今之计,当思突围之策,不可坐等敌军围困东昌城啊!”
突围?不可能的,但有些人想着,就算想投降,这样子还是要做的。
孙权没有说话,他在思考利弊得失,要是突围,有几成把握?突围之后又能去哪里?
交州?
蛮荒之地,且寄人篱下,他要是甘心,当初就不会弑兄夺位了。
下海,去日南?
亦或者,传闻刘备发现了日南以西尚有大片土地,不下于整个扬州!
只是,那里毕竟远离中原,属于蛮荒之地,他去那里,做个小国之主?
还是不甘心!
而且,这一切都必须是建立在能够成功突围的情形之下!
如今镇北军再度增兵,已然形成包围之势,想要带大军突围,何其艰难?
大殿内一阵交头接耳之后,竟然没有一人能说出个突围的办法来。
见没人开口,终于有人站出来道:“主公!当初袁术忤逆称帝,败亡之后,其子尚能被刘俊接纳。
何况主公乃一方诸侯,又且未曾称帝,支持刘备,也是形势所迫,情有可原,不若直接献城投降,以图后事!”
哗!!!
见终于有人站出来说投降,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随后又有十几人站出来请求孙权投降。
这时,步骘躬身道:“主公!不若先将大军佯装成逃难的百姓,我等一起,护卫主公逃离敌军包围,再将大军聚拢?”
“不可不可!镇北军暗卫猖獗,无孔不入,此计一出,怕是无一人可走出镇北军包围圈外。”
步骘刚说完,立刻就有人出言反驳。
众人闻言,也是暗自点头。
不说他们愿不愿意跟随孙权逃亡,那些士卒愿不愿意再次聚集起来听从孙权调遣。
就以镇北军暗卫的能力,这么大的动静,怕是当天就会被这些人察觉。
到时,大军出城,无险可守,正好被镇北军逐个击破,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了。
孙权只觉头疼欲裂,投降,投降,那我之前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猛然间,孙权抽出腰间宝剑,斩向一旁桌案,怒道:“够了!孤意已决,宁死不降,坚守城池,与敌军决战!诸君当与孤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再有敢言投降、逃跑者,有如此案!”
一瞬间,大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孙权的疯狂吓住了,那种玉石俱焚的坚定,让所有人都选择了闭嘴。
孙权见状,下令道:“传令孙静大军立即后撤至西昌城,与东昌、高昌三城互为屏障。
我军钱粮充足,火药充沛,若能坚守半载,镇北军钱粮补给路程太远,半年之后粮草必定后继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