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他们眼中,胡惟庸固然之前混得不错,但眼下不是都落魄了嘛。
这官场上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你自己都从宰相之位上下来了,那自然就没有再上去的道理了。
那……光剩下一个翰林学士和一些关系在,有什么好怕的!
可这一切,都被一封圣旨给彻底搞没了。
傻子都知道了,如今的胡大老爷,已经彻底“神格稳固”了。
更何况,有些消息稍稍灵通一些的,更是隐隐约约知道。
胡大老爷可不仅仅是在皇家、官场这边稳固了,就冲着陛下所说的那个亩产三十石的“仙粮”……
但凡大明百姓,只要还吃饭的,高低也得给胡大老爷磕一个。
说白了,就是胡大老爷早已预定了青史留名的位子了。
剩下的,无非就是这辈子过得怎么潇洒了。
因此,当胡大老爷走入礼部后,面对的便是比往日热闹了三倍、亲热了五倍的问候。
甚至不少演技不够好的官员,就差没把跪舔俩字写在脸上了。
好在胡大老爷那也是吃过见过的。
开玩笑,前身刚当上宰相的时候,人们还不是一样的疯狂?
可那又如何?
这是能让胡大老爷睡得更舒服呢还是让他多吃几口饭呢?
啥也不是!
日子最终不还是得自己过嘛!
平常心!
胡大老爷笑眯眯而又游刃有余的应付完一应人等后,再次来到了一个年假没见到过的职房内。
还是自己地盘舒坦啊。
今儿个寒风萧瑟的,倒是不适合出门晒太阳了。
可胡大老爷不晒太阳就没法子消磨时间了?
笑话!
小暖炉、茶炉、茶壶、点心、杂书……
再加上一张铺着褥子的躺椅和一张小毛毯……
啧啧,美滋滋啊!
胡大老爷这状态,但凡礼部哪个官员来了,哪怕是礼部尚书章善来了,也得看得直摇头。
羡慕啊!
但是,也仅仅能羡慕而已。
毕竟,胡大老爷那一副摆烂的样子,是因为有底气,甚至如今因为跟皇家结亲了,摆烂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可其他人可没这个资格!
他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雄心壮志在的!
所以,他们只能收敛起自己的羡慕,老老实实地准备干活。
因为,随着春节气氛的消散,本届恩科的乡试,终于要开始了。
这里也要插一句题外话,去年不是一共是考了童生三试嘛!
可明明三场考试把礼部上下忙活得不行了。
但落在朱元璋眼里,还是觉着不够。
他觉着,礼部的人还是偷懒了。
因此,他要求这一届科举要更快一点!
别那么磨磨蹭蹭的!
咱给了俸禄了,那你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