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根据地里的育幼院,基本上就是大的照顾小的,小的努力让自己不给哥哥姐姐添麻烦。
大的再长大些,就追寻先辈的脚步投身战场了。
稍大些的继续照顾小的,一茬一茬的。
大概就是这么个环境……
赵简安继续。
“这姑娘,打小七八岁开始就自觉照顾弟弟妹妹,打算着十多岁也跟着上战场,但是没等她长大,就解放了。”
当年战乱,很多人打仗打着打着就失散了,有的是老家全遭了难,这才投身革命,有的本就是流浪儿跟着部队混口饭,有的是根本不知道老家在哪,还有些出来时投身革命时隐姓埋名,人却埋骨在胜利前夕。
育幼院的这批孩子,不是每一个都能等来他们的父母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