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2 / 2)

当时,所有人都在猜测鹿鸣宴过后,赐婚的圣旨会不会和授予官职的旨意一同送到唐府,那可真的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热闹。

毕竟不管刘怡寒再怎么废物,再怎么没用,公主的身份却是实打实的尊贵,这对于当时根本挤不进上流的唐府来说,已经几乎是登天之梯了。

却没想到唐建秀虽然在短短两年内,飞速升迁为正六品朝议郎,连带着整个唐府都像是被幸运之神砸中一样,一个连一个的往上跳着,可宫中赐婚的圣旨却一直迟迟未发。

从大庆建国以来到如今,二十二岁的正六品,那是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的,不管唐建秀个人多么的满腹经纶,才华出众,说这里头没有一点刘怡寒的功劳在,那是谁都不信的。

毕竟享有盛名的大才子,又不止他唐建秀一个人,多少人外放当个县丞县令,徘徊在七品八品几十年,都进不得一步,或许即将卸任之时,才能勉强够得上从六品正六品的闲散官职,更别提当什么京官了。

比如说,与唐建秀同科的榜眼,同样身为大才子,一样的俊秀人才,甚至还有一手鬼斧神工的丹青绝技,到如今还在襄州当着同知。

却偏偏只有这唐建秀,刚授官就是京官,之后头上这官帽子往上跳的速度,简直叫人连羡慕都来不及。

因此,所有人都在猜测皇帝的态度。

如果说皇帝不同意这门婚事,却也不见他阻拦刘怡寒继续跟在唐建秀屁股后头跑的举动,而唐建秀虽然没张口向皇帝提亲,可唐府也没敢给他定下亲事不是么?

不过这事一天没落实,众人也只敢私底下猜测罢了,不过这唐探花的称呼,倒是因为那段时日的猜测和非议,比朝议郎唐大人更加深入人心,只要一提唐探花,众人就知道是指唐建秀,叫朝议郎唐大人,反而弄不清楚那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