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宿舍长(1 / 2)

很快便到了,到单位报到的时间。

陈建斌被分配到临水采油厂钻井二队。

陈建斌在后勤处领取了被子和床垫后,他抱着自己的行李,向宿舍走去。

钻井队男子宿舍均为6人。

陈建斌打开门,其他五人都是老同事了。

他们都忙着自己的事情,此刻却都看向了陈建斌。

“哦,我是今年新分来的。”陈建斌笑着走了进来。

五位室友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有的站起来帮忙搬行李,有的只是害羞地打招呼,还有的只是看了一眼,无动于衷。

单位宿舍和大学宿舍有很大区别。

大学室友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很少玩耍,所以大家性情简单,即使发生冲突也很容易调解。

单位宿舍的室友,来自各地。

有大学生分配来的;也有部队转业的;还有成绩不好,早早就不读书,顶替父亲上班的油田子弟。

他们的风俗习惯不同,成长环境也不同,而且,他们在行为上代表了独立的个体。

所以有时候,一言不合,打架斗狠,就成了常态。

简单来说,单位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言行负责的开始,父母是不可能再为自己兜底线了。

他们仔细地看着陈建斌。他身材高大、强壮。虽然说话很和善,但笑起来却狂野而咄咄逼人。

这种气质,常见于混社会的社会人士身上。

不知道陈建斌是什么背景,怎么入钻井队的。

当室友在观察陈建斌的时候,陈建斌也在打量这些即将朝夕相处的同事。

这个宿舍本来就只有一张空床位,陈建斌既然搬来了,那就理所当然的睡在空床位上。

他的床在靠角落的位置。

这个位置有优点也有缺点。

好处是可以俯瞰整个宿舍,可以清楚地看到室友们在做什么。

还是在上铺,不像是下铺,谁来都能坐,把床坐的脏兮兮的。

缺点嘛,那就是太靠窗户,冬天北方的大风,顺着窗户缝隙就能进来,吹的头疼。

陈建斌一进宿舍,就发现在房间里不少“宝物”四处摆放,比如啤酒瓶、烟盒、旧磁带什么的。

陈建斌放下行李,笑道:“我叫陈建斌,今年刚毕业的,家在清江市,各位哥哥,你们是哪里人?”

陈建斌张了嘴,又带着笑。

大家也友好地相互介绍。

最年长的是王州,家里是海澜采油厂的,九年前,中专毕业后,分到了临水采油厂钻井公司。

其次是周建国,苏东人,部队转业来的。

还有韩非,张庆涛和李斌,他们仨也是清江市的,都是高中毕业,顶了父亲的岗位来上班的。

简单认识后,大家都互相客套了一番。

聊了一会儿,“老板”王州掏出香烟,一根一根地散。

周建国和陈建斌,主动接住了他们。

韩非犹豫了一下,张庆涛和李斌都拒绝了。

王州见自己散烟就被拒绝,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劝道:“我们都是一个单位,一个宿舍的,不过就抽根烟。”

周建国还说道:“宿舍里已经有四把确凿的证据了,你们两个不想吸二手烟,就抽一手烟。要不,就和我们打一架,赢了,你们就能不抽。”

看到两个“小兄弟”一脸尴尬的表情,陈建斌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斌在一旁也笑道:“这种烟才几块钱一包,肯定会噎住喉咙的,第一次抽烟的话,可以试试中华和素烟,醇厚香浓。”

张庆涛红着脸点点头,旁边的王州有些不高兴,李斌在说他抽烟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