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桌必备的炭火烤炉是淄州烧烤与全国其他地区最大的不同。
所有烧烤的肉串都是提前进行了腌制,严控了口味。
顾客下单后,烧烤师傅先将烤串烤到七、八分熟,再端上餐桌。
顾客把烤串放在小烤炉上,进行二次加工,火候完全自己把握,边烤边吃。
这小烤炉才是淄州烧烤出圈的功臣,烧烤炉分上下两层,下层放碳烧烤,上层烤架可保温烤串和小饼。
食物直接在炭火上烹饪,高温能使不同食物产生不同的口感、风味和香气,而炭火的烟熏味则让烤串更香!
顾客则完全沉浸在烧烤的乐趣中。
烤串吃的时候,则是从小烤炉上烤好的串需蘸上配料,放在外脆里韧的小饼上,再放上一截当地芽葱,只有完成了“一蘸一撸一卷”的标志性动作后,才算是大快朵颐的正宗吃法。
顾客感受着小饼的麦香,蘸料里花生芝麻和刚烤好的肉混合在一起,小饼让略微咸的肉变得适口,蘸料又提供了足够的香味提成,而大葱又很好地抵消了肉串的油腻,君臣互佐,相辅相成。
顾客是全程参与到烧烤的制作,亲自动手烧烤,又大口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即使自己烤的不好,烤糊了!顾客能说自己烤的不好吃么?
这样口碑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
说干就干,重生后的第一桶金,就从淄州烧烤这里挖掘出来!
陈建斌马上找到马小伟。
马小伟和陈建斌是初中同学,两人关系挺好,后来马小伟因为户籍不在油田,高考回老家考试,但是成绩实在是不行,考了两次,都没考上大学。
马小伟就跟着家里,在清江做小生意,主要就是接商店的装修,偶尔会接个油田或者政府的装修单子。
马小伟读书不行,但是学手艺挺快,为人直爽憨厚,和陈建斌前世就是一世的兄弟,两人相处毫无保留。
陈建斌还蛮信任马小伟,马小伟见好友找他,憨笑一声,“嘿嘿,建斌,你马上上班了?嘿!真羡慕你,大学生在油田那是真有面子啊!不跟我一样,四处给人装修,打工受气啊。”
陈建斌拍拍马小伟的肩膀,“兄弟!可别玩笑我了!这年头,赚钱要紧,油田工人一个月才多少钱啊。我爸出了事,你也知道的,我家现在挺缺钱的,我想赚钱。”
“建斌,我这有两万多,急用你就先拿上!”
陈建斌很感动马小伟的义气。
好兄弟!我一定让你这辈子成为大富豪。
“小伟,不要你的钱,我是真的想赚钱!有个想法给你合计一下,你要是觉得行,咱们弟兄两干一票!”
“建斌,我是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只要能挣钱,我肯定听你的。你聪明,读书时,就比我脑子好使。”
上一世,小伟对自己的信任也是毫无保留的。
陈建斌也不绕弯子,直接单刀直入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伟,我想开个烧烤店,那家‘三七烧烤’生意特别红火,我想复制、再加一点创新,也在开一个烧烤店。烧烤好操作,利润大,你看咱们这一年四季,男人女人,都爱吃烧烤。你们家装修的,咱两去“三七烧烤”吃一顿,一起考察下,你看有搞头么?”
小伟听后很干脆的说:“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