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专业(2 / 2)

“鑫源那边呢?每天能拿多少货?”

“鑫源每天杀3500头,能给咱们一干头左右地量。”

嗯?

林东愣了一下,国庆节之前陈连山只能消化2200头左右地量,怎么又提升了?

难道……

心念所致,林东立刻拨打陈连山的电话。

果不其然,陈连山国庆节并没有休息,而是出去开发客户去了。

回想陈连山从湖北来河南时的不自信,仅仅半年时间……不,准确来讲还不到半年,出货量翻了几乎一倍。

而自己,比之在湖北的出货量,反而有所降低。

产量受限是一方面原因,更大的因素还是新客户开发出了问题。

再想想没辞职时的状态,对比现在……林东止不住地心虚汗颜。

拿着新买的数码相机进入车间,然后就是疯狂地拍照。

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角度,以及屠宰车间的环境,工作照片……

整整忙活了一下午,反复确认没有疏忽遗漏,林东立刻收拾行李。

翌日早上,东方天际刚泛起鱼肚白,林东驾车驶离鑫隆。

朝向东南,一路疾驰,跨过安徽。

中午时分,抵达南京。

先找饭店安慰抗议不止地肠胃,顺便跟饭店经营者打听南京规模比较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按照饭店老板提供的信息,林东不顾疲惫直接开始摸点。

一下午地奔波劳累,收获还算不错。

让人莞尔的是,首选目标竟然是央视曝光瘦肉精暗访的市场。

晚上八点钟,林东进入市场,直奔猪肉交易区。

拜访客户对现在的林东而言已然不算难事,心态也摆得很正,没有过多赘述,自我介绍之后直接拿出特意买来的笔记本电脑,将提前准备好地照片展示出来。

超乎现有手机照片地清晰度,每种单品最少三到四张照片,有生产过程中拍摄的,也有预冷时地照片,更有近距离特写……不用开口询问,只需要看照片,就能满足对产品的所有了解需求。

卖猪下水的商户哪里见过带着笔记本电脑谈生意的场面?

第一次见到准备如此充分的供货商,商户时不时抬头打量林东,心里暗呼专业,陌生人初次见面的警惕心理不自觉就消散几分。

被问及承包屠宰场情况,林东更是直接点开视频。

车间外停靠的十多辆冷藏车,转到车间内忙碌的流水线作业区……

视频播放时,林东还会讲解几句。

被拜访商户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自然而然地进入最关键的询价环节。

决定外出开发客户时,林东就找孟大海和郭杰了解过副产品价格,并以表格形式制作了价格表。

一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是为了迎合专业人设。

或许是被林东这一番操作所震慑,商户没了平日里的圆滑敷衍,认认真真地讨价还价。

此行的目的是了解东南市场情况,再加上大部分产品都是调货而来,林东并不奢求太多,只要有利可图就行。

当然,也不能一味地低价,扰乱市场给自己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