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当时不冷(1 / 2)

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孟大海打趣林东如此宅心任厚,以后有希望能成为慈善企业家。

“用不着挖苦我,我只是将心比心罢了!”

既然敢提建议,林东就不怕得罪人,“我上过班,不想成为自己讨厌的没有人情味老板。”

“我可没有挖苦的意思,只是觉得跟你相比,我们算是满身铜臭,掉钱眼里出不来了。”孟大海自嘲笑着。

“其实吧,我是赞同林老板的!”

郭杰低声笑着,“真要按照朱俊杰的办法去做,很有可能得罪一大批工人,万一真闹出点啥矛盾,吃亏的还是咱们自己。舍小利保全大利,林老板这一手可以的。”

事实证明,林东的错峰分流建议是有效果的。

无论是承包商的客户,还是鑫隆的客户,大多数都能表示理解,只有小部分人颇有微词。

老板体谅工人,工人也没辜负老板。

苞米掰回家,把晾晒工作交给家人,立刻返回屠宰场上班,前后总共没用五天时间,鑫隆的产能恢复如常。

距离国庆节越来越近,市场反应也越来越喜人,生猪价格隔三差五地往下跌,猪肉销量大幅提升。

很多养殖户都有追涨不追跌的心态,眼瞅着价格一天不如一天,纷纷卖猪止损。

“又降了!”

郭杰面相本就斯文,皮肤也挺白,此时脸颊酡红,彷佛喝了酒似的,“今天猪价185元!”

“是时候找朱有照重新定价了。”

承包产品最多的孟大海乐得直拍大腿,涨价时自己承担压力最多,降价也是如此。

哪怕每头猪的承包价只下调十块钱,分到自己身上最少也得六七块钱,一天两干头的屠宰量啊!

相较于郭杰和孟大海溢于言表的激动,林东就显得冷静许多,“你们觉得,现在找朱有照重新定价合适,还是再等几天猛砍一刀合适?”

为了避免频繁调价带来的麻烦事,承包价都会预留一定的浮动空间,浮动空间是根据当时的生猪价格来定的。

听林东这么说,郭杰立刻附和道:“多降点更好,出去开发客户底气更足。”

孟大海略显迟疑,“万一其他同行调整价格,市场价跌下来,咱们就难受了。”

“我就这么顺嘴一说。”林东无所谓地笑着,“你们要是觉得早调价更稳妥,咱就联系朱有照商量这事。”

“再等几天吧,赌一把生猪价格继续往下跌,即便赌不赢,影响也不会太大。”郭杰冲孟大海使了个眼色,目光朝林东甩去。

孟大海心领神会,不由想起之前卖冻品时林东的表现。

信他一次?!

接下来的几天,郭杰化身通讯员,但凡生猪价格有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反馈给孟大海和林东。

俗话说,好的不灵坏的灵!

孟大海的担心应验了。

将近三个月没有波动的副产品价格出现了变化,有客户明确表示其他渠道的价格下降了,也有个别客户减少了报货量,暗示意味很浓。

让人欣慰的是,生猪价格确实还在继续往下跌。

9月29日,鑫隆提升屠宰量至2200头,为国庆节出货预热。

当天下午五点多钟,郭杰带来最新消息,双汇的生猪收购价下调至181元每公斤,马上跌破十八元大关!

三人一致决定联系朱有照重新商定承包价,朱有照接到电话,表示明天来屠宰场面谈。

翌日上午十点钟,朱有照出现在鑫隆。

在总经理办公室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总算重新敲定承包价,三个承包商都很满意。

“林老板,你等一下。”

就在三人准备离开时,朱有照忽然叫住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