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突破历史最高价(1 / 2)

在农村,定亲之后,男女一起外出打工属于很常见的事。

林秋带着张萌一起过来,作为长辈的马梅花非常热情地张罗了一桌饭菜以示欢迎。

得知林秋想把高低床换成双人床的心思,几个长辈神色变得古怪起来,但作为男方家长,并没有指手画脚。

毕竟,这年头奉子成婚已然不算稀罕事。

换个角度,如果两人住在一起了,意味着林秋的婚事更稳当了。

按照林秋的意愿,张萌下午就进了车间,了解学习猪腰修剪手法。

林秋回来之后,一切恢复如初。

少了琐碎杂事干扰,林东腾出精力关注行情变化,时不时跟孟大海打听猪脑的价格有没有变动。

“生猪价格才涨了几毛钱,就算副产品价格有变动,也体现不到猪脑这种小玩意儿上面。”孟大海揶揄笑道,“猪脑想要涨价,除非生猪价格继续上涨,且涨幅比较大。”

孟大海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的话会一语成谶。

平稳没几天的生猪价格再次抬头,涨幅倒是不算大,每天只有一毛两毛的上涨,但却连续保持了几天。

六月十日,朱俊杰把三人召集到办公室,开口就是副产品承包价上调。

孟大海一脸便秘相,不知道是在暗暗懊恼自己的乌鸦嘴威力,还是为调价肉疼。

郭杰比较平静,想来是早就做好了涨价准备。

三人之中,林东是最希望涨价的,自然不会有异议。

相比郭杰抢下承包权的那次调价,这次的调价非常顺利,虽不如鑫源调价幅度大,但也整体上调了四十五块钱。

林东不清楚其他屠宰场调价幅度如何,想来应该跟鑫隆差不了多少,这样一来,鑫源那边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仅仅两天时间,副产品市场价全面上涨,便宜货每公斤上涨几毛,值钱货上涨一到两块,甚至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猪脑的价格也涨到了35元一颗。

“一颗挣五毛,一万三干颗……卧槽,又挣了六干多!”

林秋眉飞色舞地计算着自己的利润,林建国同样满脸笑容,刘桂琴给张萌小声嘀咕着什么,笑容从末间断。

林建设两口子都没怎么说话,不知道是不是在盘算自家能挣多少钱。

林东很想说一句,减去各项成本之后,利润并没有林秋想象中那么高,却又不忍心打破此时的气氛。

随后的几天,生猪价格再次趋于稳定,先是连续三天没有变化,而后隔三差五上涨一毛或者两毛。

“涨幅超过一块钱了,李飞又想调价,还好我们有了准备,死活不同意李飞再次率先调价,在办公室对峙了半天,最终没让李飞得逞。”

陈连山声音不大,却透着胜利的喜悦味道,随后轻笑道:“生猪价格已经逼近历史最高价了,谁都说不准接下来的行情是涨是跌,这个时候求稳才是最保险的做法。对了,你的客户报货量有没有变化?”

说起这个,林东忍不住跟着笑道:“有,报货数量提升了,我没敢答应。有客户跟我说,其他渠道的供货量在下降。”

“嗯,确实是这样!”

陈连山叹气道:“行情上涨,各个屠宰场都想多杀猪多卖钱,这段时间杀得太猛了。听鑫源负责收猪的人讲,收猪难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之前不出商丘地区就能保证供应量,现在收猪必须跨地区,还不一定保证能收到。如果220斤以上的猪无法保证供应量,鑫源下一步也要降低屠宰量了。”

要说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的存栏量急剧降低,可以相信。

可若是说大养殖公司没猪,傻子才信!

只不过,那些大养殖公司比散养户更懂得待价而沽,也更懂多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