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烈焰疯狂肆虐,滚滚浓烟扑面而来,全身上下传来弑心扼骨的疼,他依旧面不改色,只觉此时才是这十几年来最为轻松的时刻。
也不知为何,在那生死弥留之际,体内的元灵竟自动离了体,附在了手中的无名小篆上。
脑中似乎只有一个念头,去灵溪,去看看小篆上不曾记载的狐族久居之地,去看看凌承与夜灵的结局。
小篆飞入灵溪时,正是凌承将夜灵收入乾坤画的情景。
元灵所有的残识在这一刻熄灭,最终带动着小篆飞入了灵溪的藏书阁中,落于地面,一路滑至书橱之下,长久沉睡了过去。
……
“齐霜、你为何到死都要与我作对?为什么?”
暮寒一声怒吼,便将那骷髅头狠狠掷出,迈着无比沉重的步伐折回了暮溪。
他不甘心,自己绞尽脑汁得来的一切,绝不可能随意弃下。
饶是只有十年阳寿,他也要将暮溪发扬光大,成为开宗立派的第一人,即便身死,亦能流芳千古!
他开始广揽群雄,以除魔卫道,眶扶正义的名义大量招收新弟子。
半年后,狐族的灵溪便再也不覆存在了,取而代之的由暮寒开宗立派的暮溪。
而灵溪山脚下,那原本被赤焰毁灭的村庄,因背靠暮溪山,身后有一大批正道人士的庇护,早已焕然一新。
一间间破烂坍塌的房屋被拆除,换上了一排排高矮不一,华丽富实的新房,它也由原本一个九十七人的小村庄,逐渐变成了千人居住的暮溪小镇。
从此人声鼎沸,繁荣昌盛。
此后,暮寒声名大震,暮溪名扬天下。
彼时,唐郢
与俞晋二人才知,自己的满腔热血,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但事已至此,他们早已无力回天,只能打碎了牙往腹中咽,最终带着不甘,东施效颦,也开始大量收徒,自成一派。
暮溪灵气环绕,宣城富足繁华,长屿别树一帜,不分伯仲,各有千秋,从此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
两年后,长屿传出俞晋驾鹤西归的讯息。
据说,是那日大战血魔时留下的旧疾复发,无药可治,一代枭雄,终究抱憾而终!
五年后,暮寒得到消息称发现了魔画的踪迹,当他带着一众弟子赶到时,却只找到了戾气震天的诛邪剑。
暮寒本欲降伏,为己所用,却反被其伤了门下诸多弟子,最后只得用锁妖囊将其封印,带回了暮溪。
但诛邪戾气太重,封印逐渐削弱,为了不让它祸害世人,他命人建造了一间暗室,除了那一扇沉重的铁门能打开之外,里面全无光线。
将诛邪封入其中后,便在屋外下了禁制,隔绝了它与外界的所有接触,它的戾气也因此逐渐平息了下去。
从此,那间黑屋便成了暮溪弟子,闻风丧胆的黑暗之殿。
十年后,暮寒虚弱的半躺在松峰的软榻上,猛咳出一摊鲜血后,对着地上跪成一排的两个少年和一个少女摆手示意他们莫慌。
托着嘶哑无力的声音交待道:“你们三人,都是为师精挑细选的内室弟子,为师走后,梅、竹、松、三峰也将由你们传承下去。
切记,暮溪是一个整体,三峰同气连枝,缺一不可,你们三人,当互敬、互爱、互友、互恭。”
见三人不约而同的点头,苍白的面颊上扬起一丝欣慰的笑意,就连左脸上那四条狭长的疤痕也显得不那么丑陋了,这或许是生平笑得最真诚的一次。
将软榻上重叠的三本‘暮溪戒律’分发至三人手中,猛咳一阵后又言:“这是为师亲自定下的戒律,你们需以身作则,带领暮溪众弟子严格执行,若有人违反戒律,当以重罚!
轻者、杖刑思过,重者、废去修为,逐出暮溪!为师说的,你们可全部明了?”
三人恭敬应是。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此时的暮寒竟显得十分和蔼,他牵起其中一个身材高瘦的俊逸少年,将腰间一块羊脂玉令递至少年手中。
笑道:“谦儿、你们三人中,唯你最是谨慎侓己,这掌门玉令你拿着,以后你就是暮溪掌门。
记住,你身上肩负的不仅仅是将暮溪发扬光大的重任,还有那消失了十年的魔画,你务必要找到它,亲手毁了它!
否则,千年之后,必将又是一场生死浩劫。”
“是、谦儿领命,必将不负师尊重托,带领师弟、师妹们光大暮溪,终有一天,谦儿亦会亲自将那魔画毁去!”少年再次跪下,恭敬行着礼,俊逸的脸上满是坚定,眸中迸发着自信的光芒。
暮寒点着头,无力的大手轻挥,待三人会意退下时,他便重重跌回软榻之上,沉重的双眸突的垂下,唇角鲜血不断涌出,却也努力的扬着笑。
彼时,他所有的愿望都已实现了,虽然其过程有些一言难尽,但他从未悔过。
人性本恶是为自身生存现实的需要,道有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二气本质就存在矛盾,相互争斗,相互转化,同时也相互依存,相生相克而有万物世界。
以他一人之恶,成就了整个暮溪,谁又敢说他此行为恶呢?
次日,暮寒逝世,享年三十有五。
世人皆道是暮寒英年早逝,是天妒英才,普天之下,家家户户挂白绫,披麻戴孝,哀悼三日。
前世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