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词嘛,当然靠的是你肚子里的墨水啦,要不然就是你走过的人生经历,你读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记住多少内容,你写出来的词才是能配得上曲子的。”
黄森跟李枢传授起他写词的诀窍来,李枢听的也是连连点头。
“你这词就浅了一点,来,我给你说怎么作词啊。”
黄森把李枢作好的词谱鉴赏了一番后放到一旁,大手一挥,那动作豪气洒脱,一副泼墨而就得架势。
结果李枢等了几分钟,却没看到黄森落笔写任何一个字,反而是手中的笔杆子逐渐靠近他的嘴巴。
得,这架势李枢可是熟悉的紧啊,当下也不打扰黄森啃着笔杆子末端思考,转而看向工作桌前的倪凡,万万没想到,这位大佬也是同样眉头紧锁的模样。
“考虑一下用粤语作词如何?”
“恩?粤语?”
李枢听到黄森那边有动静,抬头望过去,发现他已经开始用自己听不懂的粤语开始自言自语了。
“是个主意。”
倪凡听到黄森的提议,皱着的眉头一点点舒展,也开始思考起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他不会粤语,但是粤语歌曲的特点也是他的必修课之一。
粤语歌最独特的地方有两点,一是粤语有九声六调,其中的声调变换已经有音调和韵律的变换存在了,第二点则是在于粤语歌词在创作时就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协音。
协音就是歌词的声调变化,要和歌曲旋律变化基本相一致,否则产出的歌曲将会很难听。
而作词者需要考虑协音这一点,其实跟古代在进行词曲创作中需要考虑平仄的道理是相似的,但考虑到要唱出来,且让听众感到顺耳,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讲,这比平仄的要求还要高一点。
不过,这也不止是粤语歌曲独有的特点,其他的方言类歌曲在作词编曲的时候,因为音调和普通话有区别,所以大多时候也同样要考虑到这个关键点。
思路有了,但是要为这首由古曲《将军令》改编而来的曲子填词,对于黄森来说还缺少画面感。
一时间,作词的工作一时间又陷入到了新的困境当中,只不过李枢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那就是把它变成别人的问题。
看着黄森抓耳挠腮的痛苦模样,李枢只感觉满满都是前些日子的既视感。
第二天,当李枢结束了学校的课程,来到倪凡的工作室内寻找黄森的时候,却发现他正揪着自己的头发,双眼赤红,大声跟某人吵嚷着些什么。
“我都说了!我没空,没空听不听得懂啊!”
“我找你是有正事!你莫名其妙跟我吼什么!”
通话的另一端,徐文光听着黄森毫不留情面的训斥声也是火从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