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不用说了,结束后台长打来了电话,他老实交代,都是意外。
台长表示不在意,因为结果是好的。
领导们对于电台拿出的节目很是满意,这就够了。
另外,还有老宁夫妇。
他俩还真不知道发生了啥,吃过饭后,便一起追剧。
第二天醒来,接到了不少亲戚同事的电话。
作为父母,他们有些惭愧。
啥?
我儿子居然会写诗,啊我不我知道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毛笔字写到九岁呢,还拿过小学生比赛四等奖。
只是,到了下午,情况有些变了。
月夕诗歌会不只是静海,全国各地的大城市,基本都会举办。
而每个地方做的最好的诗词,都会拿出来互相鉴赏一番。
其中北海,黄田,中州三地比较牛,每年的前三,基本都属于他们。
评比放在网上,交给网友们投票进行。
虽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奖励,不过这么多年下来,相当于约定俗成。
排在前头的有面嘛。
中午十二点,排行榜出炉,没有意外,排第一的是中州,并且有三个作品入选,都在前十里头。
只是,谁都没有注意到,前三十里,居然有静海。
静海,是沿海城市,也是旅游城市,经济啥的是挺发达。
可诗歌方面,从来就没啥特别的建树。
到了一点钟,静海的两首作品悄咪咪地来到了第十一的位置。
论坛里出现了大量的讨论帖。
两点钟,不仅榜首易主,连带着榜眼也成了静海的。
刚开始许多人以为出错了,或是静海不要脸的刷票。
以前不是没出现过刷票的行为,只是后来人家一看那作品,不对劲,被喷的体无完肤。
再者,没有实质性的奖励,还事关一个城市的面子,后来基本没人这么干。
包括前三的大佬,也认为是统计错误。
啥,静海,别开玩笑了,他们也能拿第一么?
点进去一看,好家伙!
诗,写的好不好,读两遍大概能有感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句有意思啊,我觉得是作者对于友人的思念,期待两位好朋友见面。”
“我觉得不然,理应是在描述喝醉的状态,已经看到了三重影子,着实有些妙。”
“瞎扯,你们分析要结合上下文,独酌无相亲,说的是自己喝酒,身边没有亲人,想要的肯定是亲人在身边。”
“”
每一句下头,都有无数条评论解析,一言不合,便开始文斗,好不热闹。
一看风头被抢,有人不愿意,进行了反击。
说的,自然不是诗本身,你想要把黑的硬拗成白的,不大现实。
很轻松地在网络上找到了静海月夕诗会的视频,一番了解,找到了作者宁不语的资料。
传媒大学广告系应届生,电台实习生。
哥们,有点过了啊。
于是,便有了另外的声音。
“真的假的,一个24岁的年轻人,能写出这样的诗?”
“有点不信啊,都没有生活阅历,确定是自己的作品吗?”
“会不会是其他大师的,借过来的?”
电台这儿,老于被叫到了台长办公室,招呼都没打,直接问道。
“老于,那两首诗,到底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