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玉环是谁(1 / 2)

全国月夕诗会投票还没结束,不过,冠亚军已经见分晓。

第一名,《月下独酌》,两千四百余万票,

第二名,《把酒问月》,两千三百余万票,

第三名,《念十五年月夕》,五百八十余万票。

差距不是一丁点,说是天与地也不夸张,提前一周将悬念打破。

网络用语,就是出圈了。

诗,虽然上学的时候都有学习,真要靠这个谋生,太难太难,以至于绝大多数人工作之后都不会在意。

第三名拿了近六百万票,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些。

被关注,对于不管是作者还是爱好者而言,是好事。

虽然起因有些那啥。

昨晚上的直播里,宁不语在十二点半出现,用了最精彩,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将始作俑者以及网络的质疑者们都给打了回去。

短短半小时,无数人在道歉,无数人在佩服,能让两位大学文学系教授喊老师,啧啧啧,面儿老大老大了。

隔壁围棋也是冷门来着,结果一个棋艺不咋地的主播,却凭着个人把围棋带出了圈,羡慕得紧。

哎,转眼到了自己这了。

老于美滋滋。

哪怕昨晚上加班到了三点多才回家,可一大早就醒了过来,根本不累。

下楼吃了仨肉包一碗粥,开车到了电台,那叫个风光啊,一路上全是问好的声音。

到了楼上,敲了门。

“台长在等你了。”

这待遇,没谁。

“老于啊,坐,茶泡好了,我这儿还剩下半斤多,等会回去的时候带走。”

一年里头,能从领导这儿拿到茶叶的可不多!

“谢谢台长。”

“和你说点事,”台长给他倒上茶,自己也喝了一口:“网络上那个假货,要查也能查,不过,昨晚上宁不语都说了,不与他计较,所以就算了。”

虽然不知道是个人还是某个团队干的,既然主角不在意,其他人没必要揪着不放,哪怕你找着了,最多也只是道个歉。

从结果来看,也不算坏事。

引发了更多关注,没见着都两千多万投票了。

“咱们市文联的同志本来想邀请宁不语进作协来着,不过我给回绝了,刚才省文联来电话,直接跳过,进省里的。

估摸着,国家作协都有希望。”

“好事啊!”老于跟着开心:“那转正的是咋说?”

台长听了后摇头。

“这都不让转?”

“你先别急!”

台长安抚道:“怎么可能不让呢,在我这儿,绝对没问题。”

老于不理解了。

“您都答应了,难道还有人敢否吗?”

“不是否,而是”

另一边,陈导也是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没法睡啊,昨个夜里还在上班呢,就有不少记者啥的打来电话,想要采访。

主人公可是在全国人民面前请假了,找不着人。

没事,问问身边的同事也行,不能浪费这个热度,要不过两天就没了。

人过来没啥必要,电话可以沟通。

一个来小时,口干舌燥。

问的最多的,无非是宁不语现在在哪,接下来有啥打算。

他都回答不出。

“宁不语,你在哪呢”

在哪?

自然还是在酒店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