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两日还能按得住,隔得几日,消息越传越广。
裴观的书房内收到许多信件,有大骂他不敬师长的,也有赞许他的,更多的是来劝他的。
“陛下留中不发,只怕有意保宋……”宋祭酒在太、祖朝都能全身而退,当时那件案子已是盖棺定论,陛下又怎会推翻先帝的决定。
裴观心中颇觉微妙,当今连太、祖定的皇帝都推翻了,还有什么不能推翻的。
只这事,上辈子未发生过,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何必如此?宋祭酒年已八十,还能在祭酒的位子呆几年?何不趁他因老病致仕时,再上奏请立新规?”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更激进些的,就差指着鼻子骂裴观欺师灭祖了。
裴家入仕途的几位,都在国子监里读过书,大伯二伯俱都曾是宋述礼的学生,连裴观的父亲也是。
裴大老爷先是因为侄媳妇在留云山房内,故不便来此。
等到阿宝一回娘家,他便赶来:“六郎,你上呈奏折,因何不与我商量?”
阿宝才刚要收回目光,就见那姑娘马边悬的剑上,挂了只一模一样的剑穗。
这话一放出去,自有人贴着京城的地缝替他找。
还有将太、祖对宋祭酒的点评写下呈上的,说宋祭酒治学虽严,但严而有爱,广育群英,是天下师之典范。
陶英红回到家中,接到了卫夫人生辰的帖子。她儿子刚走,哪有心思参加寿宴,阿宝却道:“我去!”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韩征看看母亲,又看看妹妹:“放心罢,我虽调职,也还是有品阶的。”
既是寿宴,自没有亲生女不到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