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三次四分法(1 / 2)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经过一两个月的探索,李家庄摸索出了垃圾分类的“三次四分法。”即群众户内初分,分拣员上门收集再分、垃圾分拣中心细分,垃圾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可堆肥及有毒有害垃圾进行整理,确保精细化管理,实现“零污染”村庄。

说起这分拣员,是村里的6个老年人,挨家挨户收集垃圾,每人分包不同的街道,早上和晚上各收集一次,收集好了之后送到村头老郭垃圾分拣站那里,由老郭再进行细化分拣,再运到垃圾集中处理中心。

当然,这6名老人是从志愿报名30多个人里面筛选的,经过阿哲在村部一星期的培训才上岗的,这些老人家里没有小孩需要照顾身体也算硬朗,找点事情做,非常热情,激励政策也是有的,逢年过节村里有额外福利。另一方面,因这些老人年龄比较大,或者遇到个头疼闹热的影响整体工作,阿哲备了一个流动志愿者库,按照自愿原则和年龄身体情况统筹安排。

垃圾分拣站也建立营运起来了。规划设计这块,天成最拿手,他本人就是承包工程的,对如何构造设计比较在行,他画好了图纸,带领班子成员研究了大半天,又传送到公司进行修改补充,没出两天就开始动工了,前后花了一个星期左右就建成了,整体呈咖啡色,简洁大方。

分门别类,上面醒目的写着旧衣物,餐厨垃圾,有害废物等等,顶棚是砖瓦混合的,打了一层橡胶顶,坚固异常,也可遮风挡雨。旁边是老郭的酵素试验田,里面种了些蔬菜瓜果,它们可是老郭的心肝宝贝。

老郭每天从垃圾中捡出来蔬菜瓜果之类的,加上红糖、水等,进行配比,再自然发酵,就成了酵素,这是微机肥,种出来的蔬菜瓜果长势非常好,你看,原先的不毛之地现在成了良田,试验田,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老郭每天乐在其中,有些是他到别村学习来的,有些配比是自己研究发明的,每天鼓捣着这些瓶瓶罐罐,心里过得别提多充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