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瑜一路跟着秦妩来到了秦府门前,他顿时有些了然。
八年前,他初回燕京,便是在离秦府不远处的地方捡到的这只猫儿。
或许,秦妩是它从前的主人,所以他的猫会跟着秦妩走。
她同从前那些刻意接近他的人并不同,他误会了她。
想到这种可能,赵瑜有些窘迫。
赵瑜弯腰,复又抱起自己的猫,但猫儿却不情愿,不住的扭动着自己的身子,想要跳下去。
他拍了拍猫的脑袋,“小没良心的。”
他养了它八年,却不如从前养过它一小段时日的路人。
不是没良心,是什么?
猫儿委屈的嘤咛了一声,赵瑜到底没忍心委屈他的猫,复道:“好好好,让你过去,记得回家。”
他打小跟着家中长辈是在边关长大的,父亲战功赫赫,渐渐受到了乾贞帝的猜疑,遂让赵家妇孺回京,以作牵制。
他八岁那年跟着母亲回到燕京,燕京孤苦,他没有朋友,所幸有这只猫陪伴他。
白菜于赵瑜来说,不仅仅是只猫,还是家人。
所以他娶妻的条件之一,便是那人不能排斥自己的猫儿。
如今猫儿想在秦妩这里待着,他自然也想遂了它这一个心愿。
目送猫儿进了秦府,赵瑜转身离去。
秦妩看到复又过来的猫儿,不觉惊讶。
她明明才将猫儿送回到了赵瑜的手中,猫儿怎么又过来了?
别一会儿那人又以为自己借着猫儿攀附他。
秦妩将猫抱在怀中,“你那主人粗心大意,丢了猫儿,反而怪我。”
“喵喵。”猫儿应了两声。
秦妩忍俊不禁,“你真听话。”
“这么乖巧的猫儿,赵小将军也不说好好看着点,竟是屡次弄丢。”秦妩有些无奈,又对陈嬷嬷道:“嬷嬷应是晓得赵府在哪里吧,一会儿让汜水将猫给送回去。”
陈嬷嬷道:“也好。”
汜水吃完午膳便去还了猫儿,不想并没有还成,她对秦妩道:“秦娘子,那赵小将军不在府中,倒是让管事转告给我们一句话,说他有事,既然猫儿喜欢我们这里,便让我们先替他照看几天。”
秦妩有些无语,“他便不怕我再借着猫儿接近他了?这人也是有趣。”
虽然对赵瑜颇为有意见,但秦妩对猫儿却是没意见的,晚上一边看书一边撸猫,待到累了,才去歇下。
汜水去还猫的时候,赵瑜确实不在府中。
赵瑜被唤到了东宫里头。
说到赵家同东宫太子的关系,就不得不说多年前的那一桩往事。
威武将军奉命镇守边疆十余年,立下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功,却有小人进献谗言,说边军将士只认有威武将军赵氏,而不知皇帝。
这事可大可小,偏偏发生在威武将军违抗圣命,带领军队,深入柔然之前。
虽然最后威武将军打的柔然自此再不敢进军大周,但无疑却是乾贞帝心中的一根刺。
乾贞帝甚至想要收回威武将军的兵权,另派良将前往边疆,若当真如愿,一个失了兵权,不能纵横沙场的将军,就算是个废人了。
而赵家也将不复往日荣光,自此湮灭了历史的长河中,被后人忘却。
是彼时年不过十二岁的太子向乾贞帝进献良言。
那时候,太子年幼,与乾贞帝父子之间的关系很是亲厚。
太子说:“威武将军悍勇,打的柔然节节败退,失去了这样的良将,是父皇的损失。”
“父皇所担忧的,不过是威武将军不听话而已。”
“但让一个人听话,有很多种法子。”
所以,有了后来的赵夫人携子回京。
此后数年,赵家一直感念太子的恩德,逢年过节,赵家都会让人给东宫里送上节礼。
便是赵瑜初回燕京,被人为难排挤,太子亦是仗义执言。
故而,于整个赵家,于赵瑜心里,东宫太子的分量都是极重的。
听闻太子相邀,赵瑜便立马过来了。
正值冬日午后,太子端坐在书房中,太阳的余晖披散在太子的身上,给他浑身都笼上了一层暖意。
太子含笑看向面前的少年,少年一身紫衣,长眉入鬓,英姿勃发。
秦妩离去之后,他仔细的想了想,剩下的那几人里,还数赵瑜最为合适。
赵瑜生得好,身体也好,虽然有些傲气,但胜在性子直,心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不会与你耍心眼,算是个好人。
赵家人也大多都是这样。
“赵瑜,之前赵老将军的来信中,说到了你的婚事,说实在的,你如今也到了年纪,对此便就没有一点点想法吗?”太子殿下端坐在一旁,看向赵瑜的眼中充满着暖意。
赵瑜与太子同岁,但许是因为自小生活的环境不同,太子看上去要更稳重,与赵瑜站在一处,就像个兄长一般。
赵瑜在太子面前,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想过,燕京女子,大多矫揉造作,还不如我多耍几把刀呢。”
这完全就是孩子气的话,太子却很高兴,因为这说明赵瑜心里没有人。
太子说:“你不懂,你若是喜欢一个人,便是她矫揉造作些,于你眼中也是可爱的。”
赵瑜闻言,却是不太相信的。
“倒也是巧,孤有一义妹,正有待嫁之意,你若有心,孤可亲自作媒,让你们见上一面,自然,只是见一面而已。”太子言语松弛,令赵瑜不自觉的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