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大厅内顿时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众人纷纷猜测,这场关乎法国与罗马教廷未来关系走向的谈判,在最后一次的会议中,究竟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是握手言和,达成双赢,还是彻底决裂,走向敌对?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而整个欧洲,似乎也在这一刻屏住了呼吸,静静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深夜时分,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的康撒维主教缓缓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无奈与不甘,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
“原则上,法国宗教机构培养的神职人员,可以前往其他国家担任司祭,但此事务必慎之又慎。这不仅关乎各国教会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与秩序,更涉及到教义传承的纯粹性,必须要有周全的考量与严格的规范。”他试图在妥协的边缘,为教廷争取最后的保障与底线。
夏普塔尔心中一喜,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沉稳冷静的神情:“阁下请放心,法国培养的神职人员定会严格遵循天主教教义,以最虔诚的态度和最高的道德标准履行职责,全力维护教会的尊严与声誉。我们可以即刻着手制定详尽的规范与约束机制,从选拔标准、培训流程到履职监督,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严谨细致,确保他们在前往各国教堂担任司祭时,不会对当地教会秩序造成丝毫干扰,而是成为促进宗教交流与和谐的使者。”
在夏普塔尔的步步紧逼与软硬兼施之下,康撒维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塌。
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每一个条款的敲定都伴随着艰难的抉择与激烈的争论,康撒维终于长叹一声,声音中透着无尽的疲惫与无奈:
“好吧,我相信教廷枢机团会同意法国宗教机构培养的神职人员,可以前往包括奥地利在内的德意志地区,还有葡萄牙、爱尔兰、巴尔干等天主教堂,担当司祭。”
说出这句话时,康撒维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岁,他无力地靠在椅背上,眼神空洞而黯淡,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这一让步,影响深远。法国宗教机构培养的神职人员,自此将如同一颗颗棋子,被安插至欧洲各国的天主教堂中。这意味着,法国能够名正言顺地借助天主教会的力量,堂而皇之地干涉欧洲各国的宗教事务。法国的影响力,将随着这些神职人员的流动,在欧洲大陆的宗教领域中呈辐射状蔓延开来,恰似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干层巨浪,彻底改变欧洲宗教事务的原有格局。
而作为回报的一部分,法国方面也适时地做出了相应承诺。
在得知康撒维做出让步后,安德鲁通过夏普塔尔向罗马特使传达了自己的决定:同意罗马教廷参与圣地耶路撒冷的管理。
半年前,法国海外军团凭借卓越的军事战略与强大的战斗力,成功占领整个巴勒斯坦及约旦河流域。圣地耶路撒冷,这座在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中都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圣城,成为了各方势力瞩目的焦点。
长期以来,罗马教廷对圣地耶路撒冷一直怀有深厚的情感与强烈的参与意愿。此时同意教廷参与管理,可以安抚康撒维及教皇,为法国与罗马教廷的此次合作画上一个看似双赢的句号。
最终在8月15日的凌晨3点,双方正式签订《政教协议》的补充条款。
…….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