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威逼利诱(上)
内政部那间四壁镶嵌着深色胡桃木板的会客室内,光影昏黄而黯淡,将气氛渲染得凝重异常。幽微的光线在木板上摇曳,仿佛也被这沉重氛围所压抑,难以畅快明亮。
巨大的橡木桌横亘在室内中央,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内政部长夏普塔尔与红衣主教康撒维相对而坐,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厚壁。橡木桌的纹理犹如岁月的刻痕,见证着这场艰难谈判的每分每秒。
桌上的文件堆叠如山,每一页都承载着宗教事务的复杂纠葛,恰似两人之间那难以化解的分歧。
从8月上旬开启的巴黎谈判,已然持续了七、八天的时间。这些日子里,双方在各个议题上反复周旋,如今已触及核心分歧,而夏普塔尔部长也刚刚得到了执政官的书面授意,开始不露声色地发起“攻势”。
此刻,这位内政部长的身子微微前倾,腰背却挺得笔直,他凝视着康撒维特使,语气中既有谦逊的尊重,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尊敬的红衣主教阁下,若能促成教皇庇护六世对阿维尼翁和巴黎的访问,这对增进法国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友好关系,意义重大。阿维尼翁,是一座与教廷渊源深厚的城市,至今仍留存着诸多教廷昔日的印记,当地民众始终期盼着教皇陛下再度踏上那片土地;而巴黎,作为法国的心脏与文化枢纽,无数信徒翘首以盼,渴望在教皇的神圣祝福下,让宗教信仰的光辉更加璀璨夺目。”
毫无疑问,夏普塔尔的这番话语,宛如一记重锤,精准地敲击在康撒维内心的敏感之处。
一瞬间,红衣主教的脸色已经变得阴沉,呼吸也不自觉地急促起来,其手心沁出了一层冷汗,他下意识地揪紧了长袍的衣角,试图借此平复内心的慌乱。
康撒维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闪过五百年前,法王腓力四世强行绑架教皇并将教廷迁至阿维尼翁的黑暗历史,那长达七十多年的屈辱时光,如今仿佛再次笼罩心头。
夏普塔尔敏锐地捕捉到康撒维这一细微动作,立刻趁热打铁,言辞愈发显得恳切,他说:“阁下,法国对教廷的尊崇由来已久,始终期望能与教廷携手,共同推动宗教事业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繁荣发展。”
现在,关于庇护六世是否前来法国访问这一关键问题,法国部长夏普塔尔在言辞之间似乎有意无意地,遗漏了深入探讨的细节。
他的每一个话题转折、每一次语气强调,都巧妙地避开了对教皇身体状况与出行可行性的追问,仿佛在刻意营造一种教皇访法乃是板上钉钉、只待成行的假象。
作为庇护六世最为亲信的康撒维主教,对教皇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此刻的庇护六世,已然被岁月与病魔双重侵蚀,身体每况愈下。他深受多种疾病的折磨,关节炎让他的关节时常疼痛难忍,行动极为不便;呼吸系统的顽疾,更是让他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艰难的喘息,稍微活动便气喘吁吁。
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长途旅行对教皇而言,无疑是一场难以承受的巨大考验,根本就经不起折腾。
康撒维心中暗自揣度,若是教皇真的踏上前往法国的旅程,那漫长而颠簸的路途,恶劣的路况,多变的气候,以及旅途中种种难以预料的状况,都极有可能成为压垮教皇脆弱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旦庇护六世在旅途中不幸病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深知,法国一直以来都对罗马教廷的内部事务,抱有极大的野心。以安德鲁为首的法国势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与政治影响力,早就渴望在教廷中安插自己的亲信,掌控宗教话语权。
若教皇在访法途中离世,法国必定会抓住这干载难逢的机会,联合西班牙、奥地利这些在欧洲宗教事务中同样具有重要话语权的国家。不仅如此,撒丁、米兰与佛罗伦萨等地的红衣主教,也极有可能在法国的威逼利诱之下,倒向法国一方。
在法国的操控下,一场被精心策划的新教皇推选闹剧将会上演。届时,欧洲征服者安德鲁指定的人选,极有可能顺利登上教皇的宝座。
如此一来,罗马教廷将彻底沦为法国手中的傀儡,其传承干年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将荡然无存,欧洲的宗教格局也将因此被彻底改写,法国将借此在宗教领域实现其称霸欧洲的野心,而教廷的命运,将陷入前所未有的黑暗深渊。
想到这里,康撒维的脊背一阵发凉,他越发坚定了要在这场谈判中坚守立场,绝不能让法国的阴谋得逞的决心。
康撒维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可心跳却依旧如雷,在耳边轰鸣作响。他微微闭上眼睛,脑海中瞬间闪过罗马教廷那巍峨庄严的建筑,墙壁上的壁画诉说着干年的信仰传承,无数虔诚的信徒在教堂中顶礼膜拜,这一切都象征着教廷至高无上的权威。
再度睁眼时,眼前是夏普塔尔那看似诚恳却暗藏压力的面容。他清楚地知晓,一旦答应夏普塔尔的提议,允许教皇访法,这便等同于教廷在法国的强势逼迫下,迈出了妥协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