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罗马特使的重重危机
多年的征战途中,安德鲁在对身边最为信任的心腹之人,谈及过关于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声音低沉的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事实上,以我个人的内心偏好来讲,我或许会更加倾向于信仰新教,尤其是路德宗;至于无神论或是其他的,就我当下的身份与地位而言,暂时还不想发表评论……
没错,新教在礼仪规范方面没有天主教那般严苛繁琐。天主教那一套传统礼仪,就如同沉重的枷锁,紧紧束缚着信众的身心。而新教毅然挣脱了这一桎梏,成功实现了宗教宽容。
这一变革意义非凡,对近代欧洲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了宗教宽容的氛围,思想得以冲破禁锢,学术也能够自由发展,为欧洲的启蒙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启蒙运动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欧洲前行的道路,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我、社会与世界。”
说到这里时,安德鲁微微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无奈,接着说道,“但我们不能忽视法国的现实状况。我身为法国的执政者,必须以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为重。在法国,大多数国民长久以来都信奉天主教,这是法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与信仰根基。
基于此,我害怕因宗教问题引发激烈争执,一旦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发生冲突,整个法国社会将陷入混乱,无数家庭也会因此陷入纠纷。这是法国长期以来始终难以妥善解决的棘手问题,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威胁着国家的稳定。
所以,从国家大局出发,我选择遵从多数人的意愿,去信仰天主教。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信仰自由是不可剥夺的权利。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重建对多数人心灵,仍具有强大引导力的主流宗教,也就是天主教,让它继续发挥凝聚社会、安抚人心的作用。
但对于信仰新教和东正教的信徒,我们也将给予他们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信仰的权利。唯有如此,整个国家才能走向安定和谐,减少因宗教信仰差异而产生的纷争……”
8月上旬的一个清晨,巴黎城沐浴在柔和的金色光辉之中,整座城市仿佛从沉睡中苏醒,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而此刻,位于城中的法国权力核心之处,气氛却与平日截然不同,弥漫着一种庄重而又紧张的气息。
安德鲁早早起身,在侍从们的悉心服侍下,郑重其事地再次穿上那一袭,代表终身执政的红色金边礼服。
这件礼服由顶级的面料制成,红色鲜艳夺目,宛如燃烧的火焰,彰显着他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严。
金边的装饰精致无比,每一寸都镶嵌着细腻的金线,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他一路走来的辉煌历程。
身旁,他佩带着那把饰有珍贵钻石的宝剑。剑鞘由上等的皮革打造,表面镶嵌着数颗硕大的钻石,每一颗都纯净无暇、熠熠生辉,宛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
今日,共和国的执政官将以这样隆重的装扮,迎接一位极为特殊的客人——教皇国的特使,罗马枢机院的红衣主教,康撒维。
而此时的康撒维主教,经过两周多的长途马车旅行,跨越了约两干公里的漫漫征途,方才平安抵达巴黎。
在波旁宫的大接待厅,精心布置后的场景显得格外气派。安德鲁身姿笔挺的站在大厅,静静地注视着入口处。
在他身边,法国所有的内阁部长以及参政院、五百人院与元老院的代表们整齐排列,他们身着华丽尊贵的礼服。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庄重而严肃的神情。那是这场特殊的欢迎会,也许就决定着共和国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关系走向。
不久,安德鲁已经看到红衣主教康撒维在自己副官的陪同下,稳步朝着这边走过来。
康撒维身着黑色的红领袍,黑色的长袍庄严肃穆,头上戴着罗马枢机教廷红衣主教的特殊栗形帽,这顶帽子造型独特,承载着罗马教廷数百年的荣耀与传统,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安德鲁面带微笑,这微笑中蕴含着热情与亲和力。他迈着沉稳而自信的步伐,朝着教皇特使,红衣主教康撒维迎上前去。
在全场的屏息注视下,安德鲁停下脚步,忽然伸出右手,只见他的右手臂笔直地伸展着,手掌微微张开,以世俗的方式,传递出明确的友好与尊重之意。
这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整个接待厅内安静得连根针掉落的声音都能听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安德鲁伸出的那只手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面前的教皇特使康撒维,在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下,先是愣了一会儿。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与迟疑,那一瞬间,他的思绪有些混乱。
毕竟,在罗马教廷的传统礼仪与认知中,面对如此重要的宗教特使,世俗的统治者往往会遵循更为尊崇的宗教礼节。
但此刻,眼前这位“法国凯撒”的行为却打破了他的预期。就在这短暂的愣神之后,康撒维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了德鲁奥上校的那句告诫,“阁下,请记住!执政官公民只接受握手礼,即便是面对教皇,也绝对不会屈膝下跪,除非是直接面对上帝。”
这句话,在红衣主教的脑海中不断回响。康撒维这才意识到,眼前的安德鲁,这位在欧洲大陆掀起惊涛骇浪的征服者,有着自己坚定的行事准则与对权力地位的独特认知,在他的世界里,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威有着别样的平衡与互动方式。
罗马特使迅速调整自己的神情与姿态,脸上重新浮现出礼貌的微笑,伸出手,握住了安德鲁的手,一场微妙的世俗与宗教的妥协,在这看似平常的握手之间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