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向苏格兰场求援(1 / 2)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1794 字 4个月前

第957章向苏格兰场求援

次日,当伦敦城还沉浸在晨曦的微光中,身为情报部主管的威克曼,已从办公室那冰冷坚硬的沙发上起身。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昨夜的辗转反侧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疲惫痕迹,但此刻,强烈的使命感与危机感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瞬间驱散了他身体里的倦意。

威克曼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朝着公共盥洗室缓缓走去。走进盥洗室,他看着那崭新的设施,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伦敦城中所有带抽水马桶的盥洗室,都是在近两年新建的。毋庸置疑,这是从海峡对岸的老对手法国人那边学来的。

回溯到4、5年前,那位法兰西独裁者高瞻远瞩地创立了新兴的“公共卫生学”,随后在巴黎雷厉风行地执行了“公共及个人卫生法令”。

一时间,巴黎的大街小巷都涌动着扑灭蚊虫“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潮,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力,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喷洒药剂,清理积水,尽可能的减少蚊虫的大规模滋生。

同时,政-府官员还大力教导市民们,如何安全清除腐败变质食物,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将正确的食物处理方法普及到干家万户。

对于污水处理,更是采取了强制措施,铺设了大批污水管道,确保城市污水得到妥善处理。此外,还不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引入东北郊的清洁水源,让巴黎市民陆续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水。

到了1797年下半年,在多方努力与权衡之下,安德鲁法国的上述公共卫生措施,终于在一片争议声中,开始出现在英国的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爱丁堡等少数大城市。

在这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成效显著。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伦敦,每年感染霍乱等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就陡然减少了70%到80%。而且,街道上也变得整洁,少了很多弥漫着令人作呕的异味。

而最早将法国“公共卫生学”介绍到英国的人,正是时任英国驻法兰克福领事馆秘书的威廉-威克曼。

此刻,威克曼伫立在盥洗室那有些斑驳的镜子前,双眼紧紧凝视着镜中的自己。镜中人面容憔悴,黑眼圈浓重,像是被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试图将满心的压力与不安都随着这口气一同排出体外。随后,他有条不紊地穿戴整齐,扣好每一粒纽扣,系紧领结,戴好假发,将自己重新收拾为绅士模样。

威克曼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跨出了金融大楼。

清晨的冷风好似一群顽皮的精灵,呼啸着扑面而来,瞬间钻进他的衣领,引得他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此时,一辆轻便四轮马车早已等候多时,车夫稳稳地坐在驾驶座上,缰绳在他手中轻轻晃动。

威克曼一个箭步,利落地跳上马车,大声喊道:“去苏格兰场,越快越好!”车夫闻言,挥动马鞭,“啪”的一声脆响,马车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

轻便四轮马车在一条条尚未完全苏醒的街道之间快速穿梭,街道上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给整个城市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街边的店铺大多还紧闭着大门,陈旧的门板上,一把把铜锁在清晨那微弱的光芒下闪烁着冷冷的光。

透过马车的玻璃车窗,街道上的景象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映入威克曼的眼帘。

几个早起的行人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他们各自忙碌着,为生活奔波。有脚步匆匆、赶着去码头做工的工人,他们穿着破旧不堪的衣衫,肩头扛着简单而沉重的工具;还有推着小车、准备去集市采购的小贩,车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货物,也有各式各样的日用品。小贩们一边走,一边低声念叨着今日的生意经,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期许与渴望。

7点左右,马车稳稳地停在了苏格兰场的办公楼前。威克曼迅速下车,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自己略显凌乱的衣衫,大步踏入其中。此时的苏格兰场内部,早已渐渐有了忙碌的气息,各个部门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大厅里,身穿制服的警员们如同勤劳的工蚁,各自忙碌着。有的警员在整理文件,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有的警员则在低声交流着案件信息,他们眉头紧锁,神情专注。

因为工作缘故,身为情报局主管的威克曼曾无数次造访苏格兰场,所以也没有警察上前询问,这位来自英格兰银行的“老熟客”。

威克曼没有丝毫停留,径直朝着一位高级警官的值班办公室走去。他步伐急促,皮鞋与地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走廊里回荡。

伸手推开了门,在值班办公室里,一位高级警监正懒散的坐在办公桌前看着一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