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云,先立德,其立功,后立言,若是有机会,哪个士子不希望以此来证道,可现实往往就是他们立下了自己的德行,却迟迟见不到立功的机会,就只能将自己一腔的热血,投注于立言之上。
像孙武、吴起、孙膑、惠施这样,立德立功又立言的名士,放眼整个天下又能有多少个呢。
晋北是再也绷不住了,径直跪拜在地上,大哭起来。
“我……臣谢过大王!”
几十年来的情绪,一朝得以抒发。
这才是人之常态,似孟轲那般,只立志于游学、威武不能屈、连魏惠王楚王槐都要亲自去见一见、并且宠辱不惊的那不是人,那是千年难遇的圣人。
片刻间,待到晋北将情绪抒发出来后,平稳了许多。
他这才意识到这是在楚王寝宫之中,他的举动无异于太过失仪,他也记不清楚今天是他的第几次了。
“臣粗鄙之仪,有辱大王威仪!”
待到晋北落座之后,熊横高高举着手中之酒:“先生请铭记,寡人用先生,绝非是因为先生礼仪仪态,而是先生于农之才学。农业之事,不同于其他,若不到田野之中,永远也无法想象田野到底会是何样,寡人许之先生以重,万望先生不可忘记初心!”
晋北是个身怀大愿之人,熊横当然明白,这种人的初心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更改的,如今给他说这些,就只是身为君王提一个醒罢了。
晋北闻之,再度起身行礼,且语气十分果决道:“臣切不会忘记,臣曾对自己所说的话。”
“哈哈,有志者事竟成也!”
……
晋北上午便入寝宫,楚王就他留到下午。
之后便召见司吏刘启过来,让他这个楚国的人事总监发挥了点作用,给新晋的员工晋北安排府邸,引荐其上司,再办理一应手续等。
三日后,楚王的诏令便下到了国府,下到了楚国诸郡。
郢都人人皆在议论,楚王在司徒府下,又开了尚农一司,并且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韩人掌尚农令,多数人对此十分抵触,就只有极少一部分表示接受。
此事传到熊横耳中,他现在只想到了一件事。
楚国的外国公务员还是太少了,若是如秦国那样的多,他们也就没有这样的想法了,如今楚国所缺的还有很多。
又三日后,天大晴。
楚王外出鄢城之野狩猎。
次日,有魏国信使入郢都,见于魏国使者公孙喜,此事被郎中郑怀探得,禀告于楚王。两日后,就有宫中卫士驾车前往驿馆,邀请魏国公孙喜去鄢城与楚王狩猎。
公孙喜没有推辞,欣然前往。穿越大楚做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