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这么些年的蚕食,夹在燕国和赵国之间的中山国,就只剩下一点点了,燕国也不想看着赵国一口气将中山国吞下,没有了绊脚石彻底强盛起来。
早在今年之初,燕国就受到赵国要对中山动兵的消息,为此燕国一直在思索策略,实在不行明面上出兵援助都是可以的,只是后来楚王现行在濮水召集六国,赵国灭中山国的事就只能搁置下来。
他现在所担心的就是函谷关的战事打得火热,赵国再出一支兵就将中山国给灭了,他可是不希望自己有个这么强大的邻居。
这一次,燕王闭着眼睛沉默起来。
大殿当中变得格外安静,楼缓与黄歇二人都在静候燕王的答复。
过不多时,只见他睁开眼睛缓缓道:“孤有一策,秦人虎狼之心,对天下诸国皆是其害,因此这抗秦之举,岂能只有我六国之力,孤以为中山国也可入我抗秦之盟。”
燕王这是对于赵国的一面之词,不太相信,想要将这件事情给彻底做事了,中山国进来那就是实打实的盟友,赵国总不能再这个时候攻击盟友吧。
黄歇顿时明白,燕王的话是说给他的,能否得到燕王的肯定,现在就只差这临门一脚了。
当即,他站了出来。
“启禀燕王,外臣愿离开燕国之后,就去往中山国,说于中山国派兵一同抗秦之事!”
忽然间,燕王大笑起来。
这下他的所有也可算是都解决了。
“好啊,孤愿派遣将军一路护送使者入中山,那中山王者知孤之名,还得给几分薄面,确保此事万无一失。”
护送?
燕王当然不是派兵去护送黄歇的,实则是派人去告诉中山王,这是他燕王的主意,让中山王答应即可。
“外臣遵命。”
话落,燕王再看楼缓,却见这个赵国使者的面上,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连半点的意外都看不到。
“那不知燕王愿出兵多少抗秦呢?”
楼缓见燕王望向自己,便朝他问道。
“哈哈,天下诸国除去盟主国外,皆是十万,我燕国岂能落于人后!”
有这一句话,黄歇出使齐燕的目标正式达成,也将昭示着六国谋秦正式达成合约,至于中山乃一小国,无从紧要,只是走个形势而已。
…
次日,清晨。
蓟城之外,黄歇送于楼缓。
来的时候是他迎接,现在要走了也是他相送。
黄歇还要在这蓟城等上两日,等到燕王将一切都安排好了,他们在一起去往中山国都灵寿,到了灵寿见过中山王之后,黄歇才能踏上返程的路。
“上卿是当真不再去赵国,直接去往我楚?”
官道之旁,城门之下,一辆马车,两个仆从,这就是楼缓的全部。
只见他摇摇头道:“不必了,君上知我心意,我也知他心意,我若留在赵国,反而对君上不利,赵国已没有我的容身之处,我该到离开的时候了!”
秋主肃杀,北国的九月已经能感受到深深的寒意,望着路边枯黄的落叶,楼缓感慨之余又有些悲情。
此去楚国,赵国他不再去了。
“既若如此,先生入郢都后,先寻令尹屈原,屈原必会引荐于我王,劳烦先生来做这个信使了!”
楼缓摇摇头,一时之间长发挥舞,人在刹那间又变得洒脱起来:“这可不是信使,而是机会,一个能面于楚王的机会,我当感谢外交令咦!”
见他就要行礼,黄歇一把拉住他:“哈哈,就你我这情分,何须如此,以先生之才,这天下间哪里还去不得,我王见之欣喜也!”
楼缓抬手,郑重的拍拍黄歇胳膊:“也罢,也罢,不说了,你我郢都再相见。”
“郢都见。”
…
晨光中,一辆马车缓缓向南而去。
楼缓揭开帘子朝后望去,蓟城即将要消失在天际线上。
他望着它,一点点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