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意啥?!”
辰安他爹不忿的瞥了他娘一眼,“砰砰砰”的弹去旱烟灰,带着几分训斥的口气说道“你这个娘们,整天个和那群娘们就是闲滴荒,砖在一起尽……听了戏文上的话,假虚的很,二愣子他再有本事还不是你喂养大的?!现在长本事了还嫌弃咱家家?!别……”
辰安他爹没读过什么书,大字不识几颗,言辞难免贫乏,想说的话有些表达不出,但是为人却多了几分正直,而这也是山村庄稼人的本性,纯朴。
“好好好,俺也就是客套哈子,知道孩他叔不是那样子人,不然这些年里又咋会给家里又给钱又给东西里!”
辰安他娘见他爹有些不喜,连忙认错,然后又感慨着说道“也不知道大牛咋样了?!”
“…信上不是说了,大牛要跟一个师傅学手艺嘛,还怕啥子…”
辰安他爹见他娘又要啰嗦,不耐烦的说道“赶明儿他叔来了,再问问不就好,尽瞎操心…”
说着“噗”的吹了油灯,在一阵窸窣躺卧的声音中睡去。
见此,辰安他娘却并不生气,也扯拉着被子躺下,只是嘴里嘀咕了一句“俺身上掉下的肉,能不心疼。”。
听着隔壁的爹娘睡下,辰安按耐着激动的心情也强迫着自己赶紧入睡,免明天不能早起,去村塾迟了,说不得又要被张老汉敲上几戒尺,而且午后他还要去山上捡柴火,若熬的太晚了就没了精神,何况他还有个小心思,那就是要在二叔跟前表现表现呢!。
“嘭~”
就在辰安出神之际,只觉脑门一震间伴着熟悉的敲响声传出,说不上疼却是把他吓的不轻,不用猜就知道自己被张老汉训诫了,何况还有身旁那些挤眉弄眼的同伴在幸灾乐祸。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张老汉一边读着书,一边看向辰安,示意他后面的接上。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辰安顾不得揉额头被敲打的微疼敢,连忙认真的背诵道。
“嗯,不错!”
对于辰安能在慌忙中将昨日所学内容流畅的背出,张老汉很是满意,然后和蔼的看着他说道“文锦,你为人聪慧,但是也不可骄傲!课堂上要认真才是,要知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人要记得,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记下了吗?!”
文锦是张老汉给辰安起的字,希望他文章锦绣,满腹经纶之意,因为在张老汉看来,全村的孩子就属辰安聪慧,是最可能读下书做好学问的,因此对他寄予厚望,不过这也不排除辰安二叔每次回家都会去看张老汉的缘故。
“谢张夫子教诲,学生谨记在心。”
辰安乖巧的认错,诚恳说道。
“如此甚好!”
张老汉拿着书继续讲读下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村里人大多都是庄稼汉人,条件都比较贫苦,对孩子读书也就报不上太大希望,只要能识几颗字就好,因此在村塾读书的时间不过早上一个时晨,然后所有的孩子就都要赶着回家吃晌午饭和帮家里干活。
虽说都是六七八岁的孩童也没多大力气,可是帮家里喂牲口和捡柴火却是可以的,毕竟穷人家的孩子,可不像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养的那样娇贵。用他们的话来说,家里可不闲养一张嘴的,不然长大就成懒汉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回家记得把学下的文章要好好温习,不可懈怠,要知道温故而知新,知不知道。”
张老汉合上书卷,看着正襟危坐其实早已急不可耐的孩子们说道。
“记下了。谢夫子授业解惑。”
孩子们异口同声中向张老汉拜施一礼,然后等张老汉示意回礼后就一哄而散的嬉闹开来,冲出了茅草房。
“慢点,别挤着摔了!”
看着猴子一样乱冲的孩子们,张老汉和蔼的喊道。
“文锦”
正当辰安也收整着书卷要出门时,却被张老汉叫住,示意着到他近前来。
这让辰安有些疑惑,想张老汉是有什么事吗?!还是要叫自己做什么?!
“张夫子!”
辰安来到张老汉身旁,恭敬的施了一礼。
“好孩子,昨天你写的字很不错,相比较前些日子,长进了许多,不过还是要多多练习,要知道书法乃是一个读书人的精气神,我等读书人不仅文章诗词要精,而且笔墨也得有势。”
张老汉慈眉善目的看着辰安,夸奖的说道。
“谢夫子指点,学生铭记!将更加刻苦勤奋,不负夫子厚爱!”
辰安诚恳说道。
其实相比较村庄里其他孩子,辰安还是挺喜欢读书写字的,虽然他也说不出以后要凭读书做个什么,可是心里就是觉得,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才尊贵。不然怎么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而且二叔每次回来也喜欢问自己读书的情况,尽管在他的记忆中二叔回来的次数也不过三五次而已。
“哈哈哈…好孩子,老夫就知道你是个读书做文章的苗子,只可惜…”
张老汉听了辰安的话很是欣慰,但是说到最后又难免惋惜,因为他清楚只凭自己肚子里的这点墨水,现在还凑合着能教他识识字,可是以后只怕会耽搁了这孩子。然而村庄里这样贫苦,哪怕想请个好一些的夫子都没有能力,所以他才为辰安感到惋惜。
除非这孩子能去县城,到更大的私塾或学堂……想到这,张老汉突然眼前一亮,自己怎么把这人给忘了?!不是刚好要问的吗?!若是到时他来,刚好跟他念叨念叨,说不得还有希望。
“文锦,你二叔今天是不是要回来?!”
辰安一愣,这事自己也是昨晚听爹娘谈起才知道,怎么张夫子却已经知道了?!难道是爹告诉他的?!哦,是了,是信,爹娘不识字,二叔的信大多都是张夫子给念的。
“嗯,昨晚我听爹跟娘说起此事,就是不知道具体什么二叔什么时辰到。”
“哦hiahiahia,这样啊!”
张老汉微微点头,摸着花白的山羊胡。
“你下午是不是要上山捡柴火去?!”
“嗯”
辰安点头。
“要不这样,这会你先在这把这些天所学的三字经抄写一遍,我老夫好给你点评点评。”
张老汉将收整起的书卷再次打开,又将自己的笔墨叫辰安用。
“劳烦张夫子了,学生这就写。”
虽然不知道张老汉突然叫自己写字是为什么,但是辰安还是认真的拿起了笔。
半柱香不到,辰安已经认真的书写完这些天所学的三字经,并且把今天的也写上了。
“张夫子,学生写好了”
辰安捧着自己写下的字,恭敬的递放到张夫子桌上。
“嗯~笔力虽有轻浮,落墨也不均匀,但是气却提住了,也有了半分神在里头。不错,不错。”
张老汉仔细的批阅辰安所写,点评的笑道“看来是知道你二叔回来,心有期盼,迫不及待啊!”
“谢谢张夫子教导,学生谨记在心,下次书写定静下心来。”
辰安恭敬的说道。
“呵呵,人之常情。只以后注意些就好!”
张老汉和蔼笑道,将辰安书写的文墨收起,放好,然后对恭顺在一旁的辰安挥手说道“好了,去吧!下午见你二叔时要规矩有礼,也要精神机灵点,懂吗?!”
“谢张夫子教导,学生记下了。”
对于张老汉的话,前面的辰安还能听懂,可是后面的精神机灵点是指什么?!他却一时不太明白,不过也记在心上,因为他觉得张夫子既然这样说了,想必是为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