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基本全盘同意了与张煜的合作条款。与坐镇首都的柳总通话确认之后就在合作协议上签下了名字盖上了公章。
这历史性的一步,也正式拉开了属于张煜放眼全球商业布局的开端。
拿到了合作协议后,张煜首先做的就是从国内各大高等院校招收东南亚地区小语种专业毕业生,以及在国内留学的东南亚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留学生。
既然是要兼容其他国家民族语言,自然是需要使用其语言的人来参与到研发之中才能设计出符合当地语言习惯的多语言支持系统。
目前张煜的掌上学习机使用的还是嵌入式程序,还远不能称之为操作系统,甚至连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都够不上。想要嵌入完整的多种语言支持功能自然是难以做到。制作出程序固化入芯片中单一语言版本难度相对较小,这就成为张煜选择的突破口。
要在一年内将产品行销整个亚洲,不一定要做出尽善尽美的产品。那样太耗费时间而且成本高昂。目前亚洲除了东瀛和中东油霸,几乎都是紧巴巴过日子的国家。张煜想要让自己的产品能够在亚洲都畅销,价格上就必须尽可能的低。还要因地制宜的符合特定国家的法律制度和规则。
这对张煜来说是一次关键的大考。为了能赢得与张汝京的赌约好提前十年展开半导体科技领域的追赶步伐,这次大考张煜无论如何也必须要赢。
魏郸自告奋勇去往暹国将那边的工厂运转起来。这是一项初期非常艰苦的工作。张煜同意了魏郸的请求,并且额外给他安排了一个完整的志愿团队,包括医生、厨师、翻译、安全保障人员等。
他不仅要负责尽快将电子厂运转起来,还要负责当地工人的培训,生产设备的调整匹配。还有新研发基地的建立也迫在眉睫。张煜和计算机所公司达成的合作协议有在东南亚当地国家建立本土语言电脑输入支持技术。
这项计划规模对于现在的云顶科技公司而言还是太过庞大了。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如果全面铺开建立十几个研发中心,光是资金投入没有几个亿米刀根本办不下来。张煜只好有选择性的优先发展几个经济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也没有面临重要军事威胁的国家进行优先开发。目的就是尽快取得成果转换成为利润。因为他手里也快没有余粮了。
张煜比预想的更早撞上了发展的瓶颈阶段。靠着赛力佳饮料、克劳德希尔快餐店、金光纸业三驾马车维持的现金流,在陆续给云山半导体、云山软件、云顶科技这三个吞金兽投入研发资金,还有临港新城商业街项目、城中村改造项目、出口加工区新厂项目、电子港工业园项目、暹国电子厂购买项目等等,再加上现在搞起来的亚洲数字化技术语言支持计划的研发。看似庞大的现金流被吃的干干净净。
开源节流。张煜绞尽脑汁在想着如何能快速获取足够的资金,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算来算去,现在投入的项目都非常重要难以舍弃。也许在当下看起来有些鸡肋,可如果眼光放长远,三年甚至五年之后,都会给张煜带来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