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同志,我们乔庄啊,并不是本地人,一百多年前祖上逃难来到这...”
通过胡有贵的讲述,乔林总算是弄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和这片地区其它村庄相比,乔庄还真是个特例。
乔庄的历史并不悠久,满打满算也就一百年左右。
当时这些村民的祖上为了逃难,离开家乡一路向北,一路上死了很多人,走到这里的时候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停了下来。
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大家一商量,干脆就留了下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乔庄。
盖起了房,开垦了地。
和周围那些动辄上千甚至几千人的大村庄不同,乔庄也就不到一百户人家三百来口人,是个小村子。
因为祖籍不在这里,在集上地域和风俗习惯不同,他们和周围的村庄也不怎么来往,生活上全靠自给自足。
就连男婚女嫁也都是本村的人,时间一长,乔庄就变成了一个如同孤岛般的存在,虽然算不上与世隔绝,但也跟归隐山林差不多了。
严格的说,其实这些村民们之间也都沾亲带故,有点家族式的意思。
消息闭塞,思想观念也相对封建,尤其是祖上经历了逃难那场劫难,见识了太多生生死死的事情,便立下了一条规矩:
饿不偷人,苦不打仗。
饿不偷人,是为了遵守人的道德底线,不做坏事不害人。
苦不打仗,就是为了能够延续村庄的香火,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他们的祖上害怕后代卷入战争,把好不容易留下的根也断掉了。
其实这条规矩无可厚非,生存本就是每个人的权力。
抗战开始之初,八路军也曾派干部来乔庄做过工作,提出在这里驻扎部队。
可胡有贵和村民们商议后,还是拒绝了。
当时的他们并不了解八路军是怎样的部队,担心村子里一旦驻扎了部队,就会像以前的军阀那样,纵容属下横行乡里。
后来独立团也派人来宣传过征兵的事,但乔庄本来人口就少,舍不得青壮年都去参军上战场,于是也没人报名,就算有年轻人想参军,也不敢违背家里长辈的意思。
总而言之,乔庄就是为了不被卷入到战争中,不想惹火上身。
于是就造成了这里既无驻军,也没有民兵武装的情况。
“其他的军队我不知道,可咱八路军没那么坏,又不是旧军阀,没有拉壮丁强征兵的情况,那是违反纪律的,参不参军全凭自愿,我们不会强迫。”
乔林趁机宣传起了八路军的纪律。
“是啊,通过这件事我算是看明白了,小鬼子狼子野心,就想把咱们的国家都占领了,这世道哪还有独善其身的好事?我们不惹事,可祸事偏偏就找上门了。”
胡有贵摇摇头,也是颇为无奈。
“所以现在全国都掀起了全民抗战的浪潮,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把小鬼子赶出去,百姓们的生活才能安定下来,不过你们放心,咱八路军在附近就有部队驻扎,任何时候只要你们有需要,没二话,绝对竭尽全力。”
乔林这句话说的有点像首长发言了,以警卫员的身份,直接替八路军向乔庄的村民们做出了承诺。
“以前是我们自私了,八路军同志,你说的没错,只有所有人都团结起来,才能把侵略者赶走,我们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没理由让别人打仗,我们等着坐享其成。再说了,这次是你们救了我们村,可难保小鬼子下次什么时候来,万一一进村就杀人呢,我看祖宗们的规矩得改改了,外敌入侵,躲是躲不过去的,唯有奋起反抗,才能有希望。”
胡有贵引用了一句八路军工作组的原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