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野球场上的交锋(1 / 2)

豪门终结者 庐阳布衣 2456 字 2022-11-13

距离试训还有三天,可要撑到那时候,口袋空空的李维还必须想办法找到一份临时工作。

沿着希斯大街找了一路,李维几乎全都吃了闭门羹,像他这样年纪又小又来历不明的家伙,找工作简直难比登天!

好在李维和原主不同,毕竟是工作多年的老油条,深知人脉的重要性,很快就把主意打到了那位发掘原主的利兹联球探身上。

从日记中看,那位名叫安迪·格雷的球探人还是蛮不错的嘛。

李维很快找了个公共电话拨过去,对方果然很热心:

“李,你拿着我的名片,到埃兰路球场的西南角——你认识埃兰路球场么?不过反正这里没人不认识埃兰路——找一个叫比利酒吧的地方,就说是我介绍来的,我想老板会雇佣你的。”

按照格雷的指点,李维很快就找到了这家酒吧,这是一家主打苏格兰风格的酒吧兼餐馆。

走进酒吧,李维的目光便被吧台后一位矍铄的老人吸引住了。

他看上去约有六十岁,身材虽然矮小,但肌肉线条却颇为分明,让人觉得他好似仍有着充沛的精力,一头蜷曲的头发已然有些斑白,却依然能看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披头士那种发型的影子。

老人身上绿色的运动服已经浆洗的有些发白,但李维还是看的出来,这种绿色运动服的款式,似乎,是爱尔兰国家队专属?

他快步走上前,确认了对方就是酒吧老板之后,便道明了来意。

“安迪介绍来的?”老人看了一眼李维手中的名片,点点头,“小伙子,你的意思是你三天后要去利兹联试训,但是却又没钱支付房费,是吗?”

“是的,先生,所以我需要一份可以预支给我三十镑薪水的工作。”

“老板,这一听就是想来骗钱的啊,”老人身边的店员一听便急道,“可不能上当”

老人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唔,这样吧,这里是三十英镑,如果三天后你试训成功,这就是你预支的薪水,你可以来我这里工作,时薪六英镑,工作时间后面再商定;如果你试训失败准备离开,那这三十英镑就当是我赞助你的吧。”

“太感谢了您了先生!不过,即便我失败了,这三十英镑我也一定会想办法还你的!”

说完,李维便兴奋地告辞了。

在他走后,那个店员还在不满的嘟囔着:

“老板,这个中国人怎么可能通过利兹联的试训,那三十英镑完全就是打了水漂了!”

老人笑了笑:

“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吗?我们等着瞧吧。”

从比利酒吧回来之后,李维便回了酒店。

他需要早早休息,毕竟还有更严峻的挑战在前面等着他。

第二天李维起了个大早,他匆匆换上了球衣球鞋,又抱起了足球,准备去野球场上练一练了。

毕竟他还没熟悉这具身体的能力,试训之前总要临时抱佛脚一下嘛。

从日记中,李维大致已经提前了解了原主原来训练的情况,原主的天赋在他的那拨小伙伴中不算出色,尤其和他口中那个小他四岁的磊子相比,要差了很远。

所以,在这个踢得好的孩子都去踢前锋了的年纪,原主却是被固定在了后腰的位置上。

当然他也不是一无是处,每到体能训练的时候,原主的日记就好像变成了晴天。

在徐指导基地的近百个孩子里,原主的耐力是稳稳排在第一的,万米跑之后还能保持技术动作不变形,这可是很多成年职业球员都做不到的,也是原主能被选入这支集训队的最主要原因。

李维对此感到很羡慕,前世的他就是受困于体能,如果全力以赴他只能坚持半场,这让他不得不更合理的去分配体力,所以也被队友们戏称为“大宝剑踢法”。

不过这一世,看来李维是不会有这个烦恼了。

但除了体能之外,其他项目上原主还真没有一项突出的,身体素质方面,在基地的同龄人里还算中等偏上。

可在技术上,即便是作为后腰应该具备的卡位、预判、一对一盯防等防守技术,原主也只能算是勉强及格,至于盘带、传球、射门这些进攻技术,只要看看原主在这些训练时的日记就知道了,永远都是一个结尾:

“太惨了,不想写了”。

这么看来,原主那般惨淡的试训经历还真不是偶然啊!

好在这些却是李维的强项,可惜前世的他毕竟只是个业余球员,不是有某个作家说过:永远不要拿你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工作么?

在前世的野球场上,李维也听过不少职业队退下来的后卫甚至门将在野球场上化身马拉多纳的传闻。不过遗憾的是,他还真没和他们交过手,对于自己这点野球场上练出来的野狐禅,在职业队的试训中能起到多大作用,他心里还真没底。

可话又说回来了,原主不是就被利兹联的球探看上了吗?总还是有希望的嘛!

李维带着些庆幸的想着,快步朝指环街上的足球场走去。

如果李维能知道那位格雷先生的真实想法,恐怕他真要喷出一口老血了。

事实上,那位球探先生给当天试训曼联失败的每个小球员都发了名片,可不单单是李维一个。

为什么他会这样广发名片呢?

这却是与利兹联当下的窘境有关了。

相信对世纪之交那段足坛历史有过了解的朋友,绝不会对大卫·奥莱利麾下那支热血澎湃的青年近卫军感到陌生,阿兰·史密斯、科威尔、费迪南德、伍德盖特、鲍耶、达·科特,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都在日后震惊足坛。

但相信各位也同样绝不会忘记利兹联在短短三年里从欧冠四强堕落到降级英甲的悲惨历程。

而这场肇始于球队主席里兹代尔智熄操作的悲剧,在这个2003年的新年,已经快要遏制不住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就在这个月,罗比·基恩、罗比·福勒、伍德盖特、达·科特、李·鲍耶都将相继被低价甩卖,用于填补主席捅下的那个怎么也填不满的窟窿。

这个冬天,注定将让利兹人感到彻骨的寒冷。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青年近卫军的成绩摆在那里,利兹联的年轻人们自然都是各大球队眼中的香饽饽,阿森纳、利物浦、西汉姆联的球探们纷纷挥舞着支票,带着各种承诺涌入了比斯顿的球场。

在钱途与忠诚之间,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不是吗?

于是乎,早在圣诞节前,利兹联的青训营就已经空了一半,那位青训主管、球队传奇埃迪·格雷(edwingray)——他是缔造青年近卫军的三大功臣之一,也是此时唯一还留在利兹联的一位:奥莱利已经在上赛季末被解雇,保罗·哈特也去了诺丁汉森林——火冒三丈地找到主席先生,要求他提高青年队球员的待遇,并发动所有球探迅速补充新鲜血液。

不过,钱袋子空空的主席先生只答应了后者。

而安迪·格雷,作为利兹联的资深球探,同时又是那位球队传奇的侄子,就被他那位怒气未消的叔叔分配了最艰难的任务——去死敌曼联的地盘上挖人。

天哪!难道会有傻子想离开如日中天的曼联,转而投奔风雨飘摇的利兹联吗?

安迪整个人都不好了。

于是,给所有试训曼联的失败者递名片,似乎成了他能想到的唯一方法,死马当活马医吧。

而事实上,大部分本土小球员都知道当下的利兹联是怎么回事,就算他们不清楚,他们的父母多半也不会让他们往火坑里跳。

也就原主还傻傻分不清楚了。

唉,让我们为李维的职业前景默哀吧。

至于安迪·格雷,他一直盼着发出去的名片能听到回音,然而好几天过去了,也只有一个李维。

如果连这个独苗都没了,他简直无法想象他的叔叔将会如何的暴跳如雷,或许能把他从索普阿克一脚踢进几公里外的沃夫河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