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舅舅“隆科多”(1 / 2)

原来是康熙大帝深知犹太商人的坏是从骨子里往外的坏,毒蛇猛兽尚知虎毒不食子,但是这些由特殊材料制成的特殊的商人又岂会懂这些道理?上次康熙大帝特别在中亚地区选出一块土地供这些特殊的商人居住,但这些人却并没有前去,反而是前往闽、浙、粤沿海地区继续倒卖阿芙蓉,不杀了他们,怎么以正国法?

满朝文武也深知犹太族的商人的本性,留着他们确实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上至达官勋贵,下至黎民百姓,没有一个人去为这些犹太商人去求情。

康熙三十六年九月初二,曾经以富有、智慧、自私的犹太民族,随着那九十九个残余被处决,这个民族便彻底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留给大清帝国人民的,只是他们那些令人所不齿的传说。

康熙大帝处理完犹太商人的事,刚想要再次出兵芭蕉岛,但他又想到现在这个吕宗博又没做什么,贸然出兵的话,那只会师出无名。

康熙大帝想到这里,便给隆科多下了一道圣旨,圣旨的内容是:“奉天承运皇帝,(一般的圣旨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这是一个帝号,诏曰才是一个词。)诏曰:舅舅,(注:中国历朝历代,能让皇帝直接叫舅舅的,仅有隆科多一人。)朕念你驻守芭蕉岛实属不易,今日特加封你为夷州刺史,正三品上,总督夷州(台湾别称,芭蕉岛只是因为台湾岛形似芭蕉叶。)一切军政要务。遇不决之事可行先斩后奏之权,钦此。”说白了这就是康熙大帝给了他隆科多一个特权,让隆科多放手去干,即使杀了吕宗博也不要紧。

隆科多见康熙大帝封他当了刺史,那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原来隆科多虽然是康熙大帝的舅舅,但他一直是个闲散的勋贵。虽然康熙大帝对那些整日白拿钱的勋贵很是看不起,但隆科多可不一样,隆科多不仅为人清廉,同时也是康熙皇帝的文胆智囊。

隆科多在升任夷州刺史前,只不过是个芭蕉岛办事处的处长,从这个新设置的官位来看,就知道康熙大帝对芭蕉岛的看法。

再看看这刺史是什么职务,换算到今天,那可是比军区司令的官还要大。刺史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那可是一个地区的妥妥的扛把子呀。虽然夷州面积不大,一个小州的刺史只是四品,大州的刺史才是三品,但是康熙大帝却任命隆科多为三品刺史,可见康熙大帝现在对芭蕉岛的重视。

圣旨到了后的第二天,隆科多便下令将办事处修建成了刺史府,并给自己手下的那些人都升了官,从长史到主簿,可谓是处处都给安排上了。其实这就是康熙大帝示意的,康熙大帝示意隆科多可以自己任命官员,以便树立权威,让别人知道隆科多不是好欺负的。

但是骄横跋扈惯了的吕宗博,他会乖乖的给隆科多面子吗?且听下回分解。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