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1 / 2)

有了余光远的话,终于再次把话题拉回到了正题。

姜天逸用目光示意余光远继续说出他的想法。

有了李瑞的前车,余光远怎么也得站出来拉升下他们的形象。

不然刚加入民团的郭顺几人,还以为之前加入民团的余光远、张岳、王诚等人,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余光远站起身来,先是看了郭平几人,又才扭头看向姜天逸朗声说道。

“眼下我们民团已经扩张到了2万人,那么编制的提升肯定是必须的。”

“光是一个团就有2万人,完全不切合实际。”

“如果上了战场,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民团战斗力的发挥。”

“我的建议是民团,提升到一个加强师。”

“正常情况,一个师的正规编制也就10000余人。”

“虽然我们民团有2万人,但是扩编成一个强化师更加适合我们民团眼下的发展。”

“根据以往情况,民团除了大部分正规战斗人员,还配有小部分部分的预备役。”

“我觉得这一次,我们同样可以选择留下一部分新兵补充到预备役。”

“把之前预备役里面的那些人,全部补充到战斗部队中去。”

“这样下来我们能够保持随时都有一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预备役。”

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余光远,这才慢慢地坐下来。

听到余光远的话,在座的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从内心上来说姜天逸还是很认同余光远的想法。

2万人的民团或变成一个军,确实是太招摇了。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虽然已经引起了鬼子的注意力,但是不代表姜天逸想成为那只出头鸟。

曲河民团升级为曲河军,听上去确实是威风很多。

但是根本就不能带来一丝的好处,反而惹得一身骚。

就算后面席卷天下的八路,也才一个军。

他姜天逸哪里敢冒天下之大不为啊!

在姜天逸的心里,此时就算拉起一个师的旗号你还是有点张扬了!

但是眼下队伍已经扩充到了2万人,只是一个旅的话确实不太合适。

就算是自家的战士听了心里肯定也有点不舒服。

当然在姜天逸的心里,曲河民团以后远远不止一个师一个军。

但是他姜天逸需要时间发展。

穿越到过来也就大半年,白手起家到现在打下这么大的家底,他已经是尽最大的努力了!

想到这些,他站出来发声表示认同余光远的说法。

“余光远的建议非常适合我们民团当下的情况,我觉得不错!”

说完他又把目光看向郭平潘顺几人,开口说道。

“几位兄弟,虽然你们才刚加入民团,但是也说说你们的想法啊!”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难道我们一群人还想不出一个好主意啊!”

虽然姜天逸让几人他们的看法,但是刚加入民团的他们,哪里会出来乱说话。

郭平潘顺几人虽然以前的职位不高,但是能在国军的几个主力军团里混到中层军官,肯定不是吃素的。

眼下讨论的是民团发展的最关键的问题。

且不管说的好与坏,这才刚加入进来,就高调的出来表现自己,怎么看都不合适。

最后潘顺站起来严肃的说道:“团长,我们几人刚加入民团,目前还不熟悉情况。”

“这种民团的关键大事我们暂时先听听就好了。”

听出了潘顺话里的意思,姜天逸皱了皱眉头。

他知道四人刚加入民团,目前还不想弄得这么高调,免得落一个哗众取宠印象。

但是姜天逸可不管那么多,他之所以下大力气把这些人招募过来,还不是为了民团的发展壮大。

只要这些人有真才实学,就算张狂肆意一点,那又如何?

只要你有真本领,他姜天逸就敢把你放上高位。

姜天逸意味深长的对着几人说道。

“赵宏毅可是和我说了,各位兄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怎么这般谦虚啊!”

“我们民团不搞排资论辈那一套,都是谁行谁上位!”

郭平潘顺几人都是精明的人,听了姜天逸的话,心里都打起了小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