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临行嘱托(1 / 2)

连易武自己都没想到,两天之后,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姐姐竟然就下嫁给了王天风。

虽说易武现在是百户的职位,但在明面上王天风已经是燕王府亲卫总旗了,而且是燕王府世子朱高炽的身边人。

在北平府,这个身份绝对是可以拿出来一说的。

易小凤跟王天风成亲,至少在外人看来肯定是般配的。

“什么?天风要跟你阿姐成婚,两天之后?”

有几个人,是易武和王天风亲自去下的请帖,其中吴守正和陆远都是易武去的。

刚一听到这个消息,吴守正就有点惊讶了。

他一早就对王天风下过定论,说是王天风这个人,就是个浪子,整不好这辈子都不会成婚的,而且这话他还在易武的面前一本正经的说过。

这才没过几个月,就被打脸了,还是被易武的亲姐姐给打脸了,他当然惊讶。

“是啊,但他们已然相处了几个月了,只不过你和陆千户一样,公务繁杂,没注意到罢了!”

现在易武在陆远和吴守正面前,可都比之前有底气多了。

吴守正虽然升了官,但说到底还得感谢易武。

要是没有易武之前给他做出来的那些个铺垫,他也不可能一次出使瓦剌就把事给办了。

吴守正现在也算是朱棣的亲信了,但他还不知道易武即将到应天府锦衣卫衙门里去呢。

他也纳闷,为何上一次出使瓦剌没让易武去,而是让他去了。

但这种问题,他不好问朱棣,更不好去问易武,只能在内心里算作是自己欠下了易武又一个人情。

“两天之后,我定当携全家前往庆贺,天风跟了我这么多年了,我肯定让他在我管辖的地界把这婚事办的风风光光的!”

吴守正虽说升官了,但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大兴的知县。

北平府府衙里的事,朱棣对他的要求就是尽量知道,旁枝末节的事,就不必去做了。

按照王天风的说法,自己在这北平府里本来就没什么旧识,只要告知吴守正和几个这段时间在燕王府亲卫里相处的比较好的弟兄也就行了。

剩下的,就交给易武了。

易武询问了易小凤之后,发现她对此事也不愿意大操大办,于是就告知了朱棣、陆远、吴守正和几个姜锋和李森那样自己从前麾下的亲信,再无他人。

旁人不知道,但是易武自己是知道的,自己离开了之后这家里的事不能全都依仗着王天风,他在燕王府里还有不少差事呢。

尤其是城西老宅子那边,除了吴守正会照顾着,剩下的就得依靠姜锋和李森他们了。

在易武的举荐之下,这俩人现在也都成了小旗了,虽然以他们的能耐,最多也就是个总旗,但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够了。

之前两个大汉到华珍的铺子里闹事被王天风给收拾了之后,这段时间华珍那倒是没出现什么问题,但易武一直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

在这大兴县城里能随便拿出那么多银子雇凶的,绝对不是个小人物。

现在自己和燕王府的关系还在暗处,所以自己离开之后也并不能完全保证华珍和易小凤的安全。

这些,易武准备在走之前好好叮嘱叮嘱姜锋和李森,他们对城西的军户,多少还是有一定掌控力的。

因为王天风并未在大兴县城里购置宅子,所以在易武的一力促成之下,他们直接把婚事安排在了易武家的宅子里。

大婚这天,虽说一切从简,但因为朱高炽、陆远、吴守正等人全都带着厚礼来了,还是引发了一定的轰动。

至少街坊四邻都知道此事了,并且对易武和王天风多了一层认识,知道他们绝对不是一般人。

对于朱高炽的高调参加,易武倒是提前表达了一些担心。

但朱棣的意思是,既然王天风是朱高炽的亲卫总旗,而且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征调易武倒锦衣卫任职的文书已然到了北平府,他知道也很正常。

朱棣还是那个观点,那就是到了这个当口,他不出手不拉拢易武才是不正常的行为。

朱元璋既然有人在北平府调查朱棣,那就正好让他们看一看。

顺带着,朱棣还给了易武一句忠告:水太清了,绝非好事。

这句话,让易武对此去应天府的行程倒是有了点感悟,朱棣对他这么说,既是在提点他,又是在鼓励他。

大婚之后,王天风倒是相当的激动,跟易武多喝了几杯之后,竟然直接醉倒在了易小凤的卧房之中。

易武当然明白,以王天风的酒量和能耐,是绝对不可能醉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