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全真道骨(2 / 2)

通天符箓 落花有谁知 2559 字 2022-10-28

地上那人也是迅速起身,八阳阵乃是壮身阵法,阵中八人皆如金刚不坏。那人身轻如燕,死跟在小雪庙身后,其余六人摆成倒三角阵,施令者在后。小雪庙靠近时,前三人出阵,半围来人,三人压低身位功其下盘,小雪庙步步而退,此时又有两人踏空而出落在三人中间攻其面门,小雪庙应接不暇,六人中剩余一人又出,竟是直飞小雪庙头顶,就要踏下,此时身后一人也快要追来,就要一击冲拳砸至。

此合围之势相当凶险,小雪庙无可奈何,定势双脚扎入雪中,横剑身前,在五剑功来时出剑压低上两剑,直接跳上,出拳对上那凌空一脚,下面六人没了目标,持剑两人也是撑不住,都垮了下来,加上小雪庙,八人皆是摔在了一起。可小雪庙体魄过人,迅速起身冲向最后一人。那人也是摆好剑招,不料小雪庙逼近后一个游身步侧到那人身旁,搂臂一个过肩摔,漫天雪花间一块白物飞出。

八位小道士都是眼睛一瞪,匆忙起身飞向那块白物。八人摔在雪地上,有一人双手高举,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泛黄的馒头!香客们又笑起来了,可地上八人却哭了起来。八阳阵破,八人瑟瑟发抖,两行坚冰挂在脸上。

小雪庙走进,从幽泉内拿出(在衣袖中暗地拿出)三个热烘烘的烤地瓜,有两个是和碧树的……“给,你们别哭了,随我上山吃顿饭吧。”

八人面面相觑,为首的一人小声说:“能带一些走吗,我们掌教和长老皆在辟谷,已经半月多没吃上一粒米了。”说罢,八人放声痛哭。就在小雪庙不知所措之时,徐致远带两位青年的道士下来了,两位道士肩挑重担。

“可,你们带我们去,这里有些吃食,你们吃下便动身。”徐致远清清淡淡的声音传来。食盒递到八人面前,一打开便狂塞起来。香客们见到徐致远都是连忙作揖。

“让各位见笑了,两山小辈切磋常有的事,全真观与真阳观十余年来和睦相处,老道我对全真掌教道心佩服至极。”

“徐仙长,贵观小仙人真乃人中龙凤。”

“我等也是及其佩服徐仙长。”……几位人群中的锦帽一一回道,然后众人告辞上山或远去。

香客散去,徐致远独立一言不发。“哥哥们慢点,别噎着了。”“喝口汤吧,这豆腐汤可好喝了,我非常满意的。”“那位大哥别哭呀,有吃的应该笑的呀。”“哥哥你冷吗,怎么一直在颤抖哇。”……空地上有风声,吞咽声,啜泣声以及小雪庙的招呼声。

“徐道长,我们吃完了,快去枫落山吧。”为首的小道说道,其余几人皆面向徐致远,无一不是腮帮子鼓鼓的,手中握住两三个雪白的馒头就要往衣中塞。

“好,咱们这就去。”于是,十几人飞速赶往枫落山。

枫落山距初霞山不过三里路,对于提倡修身的道士来说抬脚而就

此山虽冠以山名,但无论是其高度还是险峻程度都可称之为峰了。山的正面是一面笔直的石壁,上山栈道悬挂其上,且只能见到全段的十之七八,其余都被云雾遮掩了。

一行人上山自然也不费劲,但见到栈道后半段时,小雪庙及两位青年道人皆是惊叹,原来观中建筑有一半都是悬于石壁上。

“此山为什么被提名位枫落山呢?”上山途中小雪庙有点疑惑。“自然是山脚下的那片枫林,此洲极冷本不适宜枫树生长,但此地灵气充裕,前人植下的枫树竟然长势极佳。自然被冠名枫落山。”一行人来时匆忙,且枫树早已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了。

“道一,正一,你们两个帮忙煮饭,雪庙你随我去拜访掌教。”上山后徐致远迅速安排。那八位小道士匆忙拿出衣服中馒头,分给山上其他的道士,竟不见一位长辈。一位小道士带着徐致远两人去往后山掌教宅子。这是一栋半围小院,没围住的一侧乃是一块突出崖壁的大石,一位精小的老道士坐于其上,面北背对众人,其余长老散座院中,皆是脸色发紫,气息微弱,形销骨立。

“快去给你们长老煮一锅稀粥。”那位带路小道士转身就去。徐致远带小雪庙来到大石近前,他已经知道这位掌教仙逝了,但其他长老还吊了一口气。

“真阳观徐致远恭送道友登玉宇!穷且益坚,与道友同辈实乃致远幸事!”徐致远高声道。

就在这时,大石附近刮起一阵雄风,掌教原本黑色的瘦脸变为了温和的玉色,周身有彩光隐现光芒就要比过那朦朦的大日。大风起兮!

徐致远此时觉得有一口壮哉的气积在胸中,他不愿呼气,因为这股气实在让他感到舒适自由,他自然地敞开双臂,顺势作揖,“贺道友羽化登仙!”声如雷霆,那一口气威势极大。

而一旁的小雪庙随也是行礼,但小脸上却有点压抑与不解,人死后为什么要祝贺呢,而且徐爷爷一点都不难过反而有点高兴,而且为什么老掌教宁愿饿死也不下山求助呢。许多疑惑堆积在心中。

许久,异象消散,徐致远回神,缓缓道:“传闻世间有三中另类成仙法,可成就天仙地仙尸解仙之位。全真掌教极有可能成就那尸解仙。”

“那老掌教是不是去到天上了呢?”

“不清楚,这个世界很奇妙,人穷极一生也无法悟透。”

“那为什么掌教要活活饿死也不来找我们呢?”

“因为这是他的道,亦是他给全真观小辈们最后的告诫,此中真意你以后自会体会。”

“徐爷爷,你怎么也跟爷爷那个老糊涂一样神神叨叨的呢!”小雪庙气急,侧过头假装不理徐致远。而老人只是抚须而笑。

在徐致远的安排下,众位长老已经恢复些许气色,全真观道士们也恢复了些体力。当一位长老提出要将全真观并入真阳观时,其他的长老及道士都面露苦色,且不说他们道法与真阳观有所不同,就算他们同意并入,真阳观又会诚心接纳他们吗

十年前,他们是谯县及附近区域有名的仙山,可如今却是这等灰败景象,以至于不得不寄人篱下。

“不必,作为道士应当潜心修道,济世积德,拜入什么山门乃是其次,至于一些生活所需,真阳会竭力相助,我观掌教同意将真阳香火的十分之三给与贵观。”如今的真阳有阮学经这位掌教,其名声已传至周围数国,时常有一些朝廷权贵来此拜访,香火鼎盛,十分之三已是极多,甚至超过全真观鼎盛时期。

全真观列为道士皆是欢喜,但又有些忐忑,毕竟嗟来之食难吃安稳,但是不一会那些许的担忧立马就被喜悦冲散,毕竟他们已经许久没吃上饱饭,即使是徐道士在给他们画大饼,那么他们这一刻也是充满希望的。但徐致远马上拿出金银细软,数目之多甚至令一些小道士有些昏阙,全真观所有道士此刻皆是眼含热泪,这便是他们未来修道的根本呀!真阳真乃诚士!(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