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辜?”朱元璋冷哼一声:“朕看他们是一点都不无辜!”
“放着这么大的漏洞不上报,一个个怕不是都在想着中饱私囊!”
“话不能这么说,陛下。”赵泽微微摇头:“这其中很多人可能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方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惯例……”
朱元璋微微一愣,他不得不承认,赵泽说的的确是有几分道理。
“所以有些人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相反,他们还恪守本心,从未贪污。”
“陛下。”赵泽认真道:“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但同样,不能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倘若做坏事和做好事都是一样的下场,那大家以后谁还愿意做好事?”
赵泽指着桌子上的空白文书说道:“既然全国上下都在这么做,那其中定然不乏百姓交口称赞的清官好官。”篳趣閣
“如果这些人也一并被治罪了,百姓会怎么想?”
百姓或许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他们能看到的只有眼前的事情。
他们只看到一个天大的好官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处罚了,被流放了,不能当官了。
他们会怎么看待朝廷?
倘若继任的官员不如上一个官员,百姓们又会怎么想?
长此以往下去,只会造成朝廷与百姓之间的割裂越来越严重。
这与朱元璋最初的想法定然是背道而驰的。
“那依你之见,你觉得这个度该如何把握才好啊?”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问道。
“这就要看陛下您的意思了。”赵泽淡淡的说道。
道理他都说完了,具体的处罚力度就不是他所能说的。
“不过依臣之见,倒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清算一波朝廷内部的贪官污吏,揪出来一批管不住自己的贪官!”
趁着这个机会,赵泽觉得是时候输出自己的一波理念了。
明朝的低俸禄是历朝历代所公认的。
那为什么朱元璋要设置这么低的俸禄呢。
实际上,这个俸禄是朱元璋精心计算过的,真要算起来,是完全够一家人一年的吃穿了。
但问题就在这里,这只够一家人一年的吃穿。
你请佣人,纳小妾,孩子再多一点,这点钱就完全不够用了。
其次,大明的官员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因此,他们没有任何从政的经验。
为了保证政务的顺畅运行,他们就不得不自掏腰包,准备自己的智囊团。
那些去到外地上任的官员,还得自己招募一批官吏,帮助自己处理政务。
否则,你若是用人家本地的小吏,你就会体验到什么叫做寸步难行。
虽然朝廷注意到这种情况,也出了许多手段弥补,但为了避免伤害百姓,朱元璋在制定条例的时候是慎之又慎。
因此,对于各级官员来说,这些补贴就只能是杯水车薪。
虽然国家没必要承担官员的奢侈生活,但也不能让官员过不下去吧?
更何况,这是什么年代?你在这个时代讲究人人平等?那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么?
人人平等可不是光说说而已。
想要让这个观念深入人心,你最起码得让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吧?
对于底层的百姓而言,不读书不识字,那就不懂的这些道理,在他们眼中,官老爷就是比他们高一等!
所以,虽然要整治贪污,但你也总不能让官员过不下去吧?
所以这官员的俸禄,就要稍微适当的提上那么一提。
否则,日后各级官员只会利用大家默认的潜规则来给自己牟利了。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赵泽前世大明有个著名的清官海瑞,只拿朝廷的俸禄以至于他穷困到什么地步。
他上街买肉居然都成了当地的新闻!海瑞甚至一度穷困到连自己的妻子母亲都快要无法养活了!
大明官员俸禄制度的畸形,可见一斑!
而贪污这个口子一旦开了,那就再也关不上了。
贪一两银子是贪,十两也是贪,一百两也是贪。
到最后,贪官的胃口只会是越拉越大,永远也填不满。
阻止他们的最好办法,便是不让他们开这个口子!
赵泽仔细斟酌,终于才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