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阴云渐渐浓郁,时而有风刮过,在战场四周扬起一阵灰蒙。战场上大部的泥土都已被血水浸润,如同下过一场小雨,再激不起半点尘沙。
这场已整整持续了一天的战斗,声势减弱了许多。开始时那杀声震天呐喊声中的多数人都已经彻底地安静下来。现在纵横交错、或仰或趴地倒在地上。
他们中大多都已经死去。小部分还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士兵,鲜血从巨大的伤口汩汩地流出,再从流淌变成滴落,最后慢慢变成浸润。生机随着血液的流失渐渐微弱,在几下抽搐之后,彻底消散。
人死如灯灭。
士兵在战场的激烈中死去,亲人在日夜的煎熬中缅怀。
此时还在拼杀的金兵大概只剩下了一千人,被宋军围得水泄不通。金兵现在只是在绝望中继续苦斗着、坚持着。因为宋军根本不接受投降,必须全部杀死。
人数的巨大差异,让苦苦支撑的金兵在以更快的速度被消灭。
东南角。
完颜宗翰身边的卫兵还剩下大概两百人,在与宋兵持续拼杀。虽然双方都已是强弩之末,但是宋军胜在人多,谁也不愿后退半步。
完颜宗翰提剑在手,左挡右砍、上劈下刺,凭着一身高超武艺,已斩杀了上百的宋兵。
但是兵败如山倒,多杀几个又能怎样?根本不能改变整个战局。
今天的失败让他感觉既胆寒,又窝囊,更有些疑惑。
后面突然冒出来的这些宋军,是谁的部队、从哪里来的、为何有威力如此巨大的火炮、士兵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战力等等,他一个答案都没有。战前更是没有任何一点消息、一份情报。
这支部队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他对宋军的认知。在前面所有与宋军的交战中,金军凭借强大的骑兵,无论是攻城拔寨、还是列阵厮杀、甚至以少胜多,基本上都是完虐宋军。
就算偶尔也会遭遇顽强抵抗或者被打败,那也会不伤筋动骨地从容退兵。像今天这样几万人被歼灭,是自太祖起兵以来少有的几次大败之一。
曾几何时,自认为雄才大略的自己豪情万丈、信心满怀地要建立一番伟业,用手中的千军万马帮助大金夺取这辽阔的富庶之地。但是今天这一败,且败得如此的彻底,让一切都化为了泡影,自己也成了别人功勋的垫脚石。
完颜宗翰此刻的心里充满了不甘、屈辱、绝望和萧瑟。
看着战场上满地都是死去的精锐骑兵,他心里第一次生出了些许意兴阑珊。自十七岁跟随太祖征战以来,这是他从没有过的感觉。一直都是雄心勃勃,所以他精习汉语、熟读汉书、提议南进,并每次亲自挂帅出征。
让他担忧的是,从这支宋军突然出现的方向来看,他开始有些担心完颜娄室的西路军。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彼此遭遇过?如果有,凭借这支部队现在展现的实力,那西路军一定也是凶多吉少了。
如果再加上自己的中路军,那这次的冬季攻势就彻底失败了。而且现在不知道这样的部队,宋国还有多少?金国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如果继续按照以前的战法和认知进攻宋国,那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此,完颜宗翰心里真正感到了害怕。是的,害怕。
越想越怕,细思极恐。
看着身边的卫兵在不断倒下,人数越打越少,完颜宗翰心里失败的苦涩和大好局面的突然失去让他恼怒至极。他冲上去又奋力杀死几个宋兵之后,仍然余怒未消,胸膛急剧地起伏着。
猛然间抬头,看见一队宋军策马而来。他预感这些人就是今天打败他的对手。他死死地盯着,仔细地打量疾驰而来的这队人马。
为首的,是一个手提长刀、浑身血迹的年轻人。瘦高的个子、脸上的鲜血星星点点,战袍上还有多处破口,显然是经过无数次拼杀留下的。
赵剑带领着众将来到这里,就是要寻找完颜宗翰。
看见对面金兵人群中间一直审视着自己的这个金军将领,赵剑也开始认真地打量起来。
此人年龄大约五十左右,略微瘦削的脸上留着女真人标志性的胡须,容貌不凡,眼神和棱角分明的下巴,能看出这是一个心机深沉且心狠手辣之人。胯下一骑黄骠马,手持一柄长剑。不用问,赵剑能肯定他就是统领中路金军的副元帅完颜宗翰无疑了。
正在拼杀的两军将士看到赵剑这队人马过来,不由自主地纷纷停止了打斗,跳出战圈。分别站到两个主帅的身旁,形成对峙。
这就是气场。强大的王者气场。
赵剑只是打量了完颜宗翰一会儿,便扫视着对面的金兵,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