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该来的(2 / 2)

昔年不识 泊勿 2053 字 2022-11-05

“宝儿?”

有些失神的李曦年听见身后这一声呼喊,忽而愣了住。她回头去看,却并不见发声之人,只见站在不远处的孟行面露担忧之色,正与之对视。

李曦年点头一礼,随即离开明楼,刘秉知犹豫片刻还是快步跟了上去。

“你究竟要做什么?”他拉住她,在这漫天飞雪之下质问:“你……之前到底经历了什么?”

迫于了解真相的李曦年没有解释,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只是仍往前走着,刘秉知便也随着她往前走着,倒是并不纠结于立刻知道答案。

道路尽头,宁疏默默地站在那里等着,见他二人走近时双眸微闪,他盯着刘秉知抓着李曦年的那只手,不等他们靠近便转身离开了。

李曦年见宁疏眼中似有妒火,就连他身后的无尤也是一肚子气,她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而看了看眼中毫无波澜的刘秉知,不觉又认为是自己想多了。罢了,眼前先生的下落要紧,旁的事还是之后再理吧。

只是不知为何,李曦年回了芦亭不见阿乐,又去了阿乐家中寻他,可齐叔却告诉她,阿乐从昨夜去了芦亭之后还没有回来过,甚至也去铺面瞧了一遭,皆不见阿乐的身影。

以往阿乐总是在李曦年需要他的时候陪在她的身边,可今日,他却遍寻不见。

累坏了的刘秉知忍不住吼道:“你敢不敢让我吃口东西!喝口水!”

李曦年回头:“你怎么还在?”

“……”

“回府去吧,我再找找看。”

“你脑子怎么这么轴啊?跑了半日都找不见人,何不守株待兔呢?他昨晚不是还在芦亭吗?迟早也都是要回去的,差这一天半个时辰的又如何?急顶什么用!”

不等李曦年说话,刘秉知直接强拽着她就近入了一家食肆,按着她的肩膀迫她坐了下。

“听我的!这里是去芦亭的必经之路,咱们就守在这里等着,若是天黑他还没回来,咱们再往他家去就是,又没有宵禁,你怕什么?”

于是刘秉知点了几个吃的填了填肚子,又逼着李曦年吃了几口,这才安心地趴在几案上预备歇上一会儿。

他瞟了一眼李曦年,仍是趴着不动。

“今天好热闹,先是遇见宁子陌,再是莫三娘,之后的赵桓新和孟行。想找的人找不到,不想遇见的人偏遇见了。别怪我没有提醒你,赵桓新去年冠礼之后便已经定了亲,很快便要成婚了,你可别和他有什么纠缠。”

“我巴不得他离我越远越好。”李曦年回道。

“阿曦,我问你一个问题。”刘秉知撑起脑袋抬眼看向她,试探道:“你说他欠你一条命是什么意思?”

“……”

“其实我有很多个问题想问你,但是明知道你不会跟我说……不过我最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你一定要告诉我!如果你得到了那位先生的下落,接下来又打算如何?”

这还用问吗?答案自然是脱口而出,根本不必思考。

“去找他。”

“找到他之后呢?把他带回来?”

“……我不知道。”

“不知道?那倘若那位先生不想回来呢?”

“先生在哪,我便在哪,若他不愿回上京……”

“什么!?”

刘秉知登时拍案而起,在发觉周围人的异样注视之后,复又坐下,心平气和地问道:“你要为了他抛下这里的一切吗?”

李曦年想了想:“若真是那样,我自会安顿好他们。”

“安顿?凭何安顿?作坊、笔铺、还有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所有的事,你就要这样不负责任地留下我一个人走了?”

好像……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李曦年忽然发觉,原来自己回到上京这近一年的时间里,竟然有了让自己无法随心所欲的羁绊。

她犹豫了。她回来之后做的每一件事无不是为了先生先前之愿,可这每一件事却都跟自己有所关联,如今强拉着刘秉知入伙,却真的要弃这里的一切于不顾吗?若她即便得知了先生的下落,仍是遍寻无果呢?

可先生呢?

难道先生不才是她回到上京唯一的希望吗?这没有先生的上京,于她又有什么特殊呢?

是的。

是这样的,没有错。

一直都是这样的。

“我会安顿好这里的一切再去找先生,若先生当真不愿回来,我便将我所有的积蓄作为补偿……”

“等一下!”刘秉知冷笑一声道:“你凭什么觉得别人都需要你的施舍?你又凭什么起了头又要烂了尾?我很想知道你做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真的只是因为那位先生吗?”

“是。”李曦年斩钉截铁道:“我来京是因为他,做这些事也是因为他。”

“那你自己呢?你想要做什么?你想要走怎样的路?你想过吗?”

“……”

“呵!”刘秉知不觉嘲笑道:“难不成你这一辈子都打算围着那位先生转?那你又为什么会觉得他会把你留在身边呢?你已经到了适婚的年龄,迟早都是要嫁人的,说不准你千山万水地寻了过去,他没多久就把你远嫁了。”

这是来自刘秉知弯弯绕绕的挽留,尽管他并不知道她会否得的到她想要的答案,却还是想告诉她,这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附另一个人活一辈子。

这些李曦年都未曾想过,是因为她并不知道她是否得的到先生的下落,也并不清楚,时隔近一年的时间,她即便得到了他的下落,是否又真的能找到他。那些未来尚未发生的事,她不想去想,也不愿浪费时间去想。

“你放心,若我当真要离开,定会好好跟你道别。”

话止于此,话至于此,都不必再说了。

谁人都有为之固执的事,也有不想放下的人。这些念困在心中,经历过漫长的岁月,不是旁人一句两句的道理便可释然的。

不止李曦年,刘秉知心中也很清楚,这些听来很有道理的话,实则一点儿用都没有。

劝诫……只是给予对方自己认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告诉他们这件事或这个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和不堪,可这些……从来都不能左右那些立场和选择极其坚定的人的想法。

而安慰……只是给予对方片刻的释怀和心安,那些落在心上的执念和伤疤,永远不会真正从那个地方抹去。

最后,二人还是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