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元裕之感慨颇深,将两雁合葬在汾水岸边,堆起石头做标志,并称之为雁丘。还为两雁写了一首《雁丘词》,这时,元裕之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少年,吴可乐并不觉得他这种举动有什么奇怪,能对身边事物产生感触,有着强烈的同理心,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了。毕竟在当时的人眼中看来,花费大价钱买下两只大雁,再掩埋这种行为委实,有些愚蠢,毕竟在当时没有任何一条法律约束,不可以买卖大雁。吴可乐感觉这大概就如同现代人去市场买食材,买完之后不吃却埋在土里一样。
这首雁丘词中便诞生了那首象征古今爱情的诗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有才识真好啊!”吴可乐不无羡慕的说着,“这要是我也就能说一句,真有情意,真浪漫。看看人家说的这么年轻,就能做出流传古今的话了!”吴可乐真正的感觉到了有文化,就连处理事情都不一样。
鉴于对元裕之在这么年轻,就创造出古今脍炙人口的诗句。在之后的日子看他的人生,吴可乐一直抱着一种高山仰止的心态。当然,有才之人之后的日子也是令人羡慕,一路走来,吴可乐眼看着这位才子逐步加深学问,博览古今之书,即使后来围观也清正廉明,不受周遭环境的影响,即使已经身处乱世,却依旧出淤泥而不染。
“果然,我们不能刻责环境,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只不过是想不想做而已?”吴可乐看着清廉的元裕之,心里也升起了一种敬佩,即使知道是乱世,即使知道无能为力,即使知道身处灰暗的年代,也坚定的做自己。一路观看,一路赞叹,如果这真正觉得他像是从天上走下的仙人……
后来,金朝覆灭蒙古国成立。即使沦为俘虏,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高洁,没有谄媚新朝,也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因为他知道当时昏暗的朝代灭亡已是现实。余生,他依旧我那么高洁的活着,就如同当年那个肯为两只大雁留下泪的少年。吴可乐不由想起一句话: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岁月从来不会折去文人的傲骨,元裕之最后也得以善终。
“这世间最难的便是保持初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