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韬光养晦(1 / 2)

鲁国王宫。

君王和王后在后花园里饮茶。

满园金色菊花绽放,黄艳艳一片,贵气盈溢。

一太监小跑着过来:

“王上,快马传讯,太子殿下已经从边境启程回京城。”

“他带了多少人?”

君王淡淡的问道。

“回王上,殿下此行身边只带了一百鹰骑兵。”

君王的嘴角露出一缕宽心的微笑。

温婉贤淑的王后不禁娇嗔的丢他一个白眼:

“峰儿自小就懂事有分寸,你做父王的怎么还和孩子玩起了心眼。”

君王显然很开心,伸手握住王后的小手道:

“十五岁离宫去了军营,再回来已经二十岁了。

五年时间,寡人都不知道他变成什么样了。

他一手建立了鲁鹰军,灭掉了吴国和赵国,应该正是年轻气盛,心高气傲,视天下无英雄的时候。

寡人原想他回京必是要大军随行彰显凯旋之势。

没想到峰儿单行简从,只带了区区一百个士兵。

峰儿长大了。

他如此,寡人便放心了。”

“峰儿一直是我们的乖孩子。”

王后脸上莞尔一笑,心里却暗暗嘘出一口气。

君王的心思很难猜测,但若峰儿携千古之功和兵帅之威回来,君王少不得会防范和忌惮。

“很好,如今鲁国疆域辽阔,政务待兴,峰儿回来后就让他多为寡人分担些吧。”

王后恬静的脸庞微微颤动了一下,随即温婉的笑道:

“我都五年没有看到峰儿了,你能不能让他多陪陪我,你可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

“哈哈,那也是寡人当年种的的种子。

等他回来,寡人大宴京城。”

只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姬峰回到京城就隐居了。

他拒绝所有人的宴请,也不许军中将领来拜访,甚至都没有着手搭建东宫的班底。

每日陪陪王后,偶尔跟君王喝两杯,然后就风轻云淡的读书。

而对于灭了吴赵两国的功绩,绝口不谈。

一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寡淡清高。

朝中诸臣起初看不明白,过些日子都惊惧太子的政治智慧。

姬峰心里有谱,他现在必须从军人的战场走入政治战场。

他需要消弭君王心里的猜忌。

一部历史中有多少太子倒在王座之前,就是因为他们心里太急了。

老君王哪个愿意离开高高在上的王座,恋栈是一种本能。

尼玛老子还没死呢,你个小兔崽子就想上位,我看你有弑君之嫌。

于是心急的太子们就莫名其妙的悲剧了。

人都是善于发贱的动物。

人越心急他越要考验你,防备你,甚至废了你,因为你让他感到了威胁。

你越不着急,他反而憋不住着急了。

三个月后,正在读书的姬峰被君王叫到了御书房。

爷俩谈了很久,内容无人知晓。

第二天早朝,诸臣第一次看见王座旁边的椅子上坐着端端正正的太子姬峰。

太子开始理政监国了。

一出手就是令大家惊爆眼球的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的大一统措施。

解决了目下朝廷管理混乱不堪的源头。

三个国家合并后,最让官员们头痛的就是同域不同制的尴尬。

虽然有人做了不少小幅度的改进,但大方向上没有进行改革的萌动思维。

太子刚刚理政,即刻出手改革,令诸臣仰望不已。

从一个铁血军人走入政治殿堂,其睿智敏锐的洞察力令人折服。

没过多久,朝廷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太子殿下对传统统治模式下手了,宣布废除世袭制封地管理模式,全国实施郡县制。

将管理权收归中央所有。

君王在朝会上点将,令太子专职负责此事。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此东宫名正言顺的建立了机构班底。

姬峰亲自调兵五万鹰骑军,跟随他开展工作。

他先从原鲁国开始,合理的划分区域,建立郡府。

选拔官员,公开宣布不拘一格降人才。

每建立一郡,必亲自考核郡牧人选,从底层提拔一批年轻有为的人担任首任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