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突袭(1 / 2)

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令鲁鹰军也伤筋动骨。

鹰骑军剩下十六万人,几乎损失一半。

鹰铠军战死将近二十万,也是一半的战损率。

鹰飞军最后上阵,损失很小。

就连禁军的轻骑兵也只剩下几千人,几乎废掉了。

从原边军中遴选出三十五万人补充进鲁鹰军。

他又申请从禁军中抽调二十万人编入鲁鹰军里。

整编后,鹰骑军是四十万编制,鹰铠军是五十万编制,鹰飞军三十万编制不变。

只用了两天完成整编,姬峰立刻率领大军前往鲁赵边境线驻防,防止赵军大举进攻。

随后,整个鲁鹰军开始进行体能、战术和编组训练。

姬峰有种紧迫感,赵国并没有伤筋动骨,他还有很大很强的军事实力。

而平原一战,实际上两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鲁国军方正在紧急征兵,光韦晨在吴国就征召了五十万新兵,并按照姬峰的训练方式加以训练。

平叛后,姬峰被君王正式任命为边军统帅,统领一百二十万鲁鹰军。

而后姬峰申请追加二十万部队,他要训练一支新兵种。

君王和军方很痛快的答应了他的申请,因为平叛一役彻底打响了军神的称号。

赵国。

早朝时有臣子进言:

“陛下,鲁国现在野心勃勃,我们应该早做防范和打算。”

军方武将出列道:

“陛下,八十万边军被围歼,主帅和一众将领俱都被砍头,这是在向我赵国挑战。

臣以为应该趁鲁国几次打仗,兵力衰竭之时,马上进攻鲁国,消灭其主力鲁鹰军,以解日后的大患。”

“陛下,此时万万不可兴兵伐鲁,我们对于鲁鹰军还没有应对之策。

妄开战端,必一败涂地,若军队损失惨重,赵国则无兵可战。”

君王阴着脸问军方武将:

“你们可想出来应对之法吗?”

“回陛下,我军正在制造大型的盾牌,用以阻挡鹰铠军和鹰骑军的冲锋。

只要挡住对方的第一波冲锋,配合弓箭手射杀,就可以打掉他们的锐气,我军就可以乘胜而击。

不过这种大盾牌需要三人持用,训练大盾牌兵的战阵需要时间。”

“本王就给你们半年时间,半年后我要鲁国派人来乞和。”

时间对于赵鲁两国都很紧迫。

转眼过了年,姬峰十九岁。

这一日,他来到山区一个秘密营地。

这里是他训练十五万藤甲兵的基地。

鲁国多山,野藤多的是,藤盾轻便,坚固耐用。

鹰飞军适合山地作战,在平原地带,轻装的鹰飞军很吃装备的亏。

藤甲兵一手大砍刀,一手藤盾,自我保护力强,却不失机动灵活性。

姬峰的战术思想就是针对中规中矩慢慢吞吞的战阵而强调的速度。

所谓兵贵神速,发现战机必须第一时间展开攻势。

为什么给鹰铠军配备运兵车,就是追求速度。

还有五万部队,被他训练成车弩营。

鹰铠军每次都是硬冲锋,在冲锋前缺少火力支援。

弓箭手的射程有限,军弩的射程更短。

他就制造了八连发的车弩,每一支箭矢都有一米多长,射程达一百五十多丈远,五六百米。

这种远程攻击的车弩将给鹰铠军提供冲锋前的打击支援,摧毁敌战阵前的盾牌兵,扫清冲锋障碍。

二十万新兵已经训练的很有成效,姬峰见了立刻回营准备进攻赵国的方案。

对面边境线上,赵国早已重新陈兵百万,日日对鲁军严加提防。

当军方按照他的要求,将六十万部队悄悄的部署在他大营后方的山区时,姬峰觉得进攻的时间到了。

有六十万部队做总预备役,他率领一百四十万鲁鹰军将横扫赵国军队。

这日卯时初,天还有两刻钟才能亮,也是对方大营最安静的时候。

二十万鹰骑军作为第一波次的攻击力量,全体下马牵着战马悄悄的越过边境线。

精锐斥候悄悄的解决了对方边境线上的卡哨。

为保证突袭的隐秘性,战马的马蹄都包上了棉布。

距离对方大营两里路时,敌方大营里的哨兵因为天黑还没有发现。

鹰骑军全体上马,悄悄的排列阵型。

待到东方刚刚露出青光,一声令下,鹰骑军开始策马冲锋,如同遮天的黑云迅疾的向敌方军营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