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事情会加分,一些事情会减分。
就拿最简单的钱来举例。
分越高,能在他这借的钱就越高。
不还的话,分扣光。
作为成年人,他也知道,钱一旦借出,其实就不是自己的了,还不还全看对方的人品
到时候,就不认这个朋友了。
前世,他家钱多,用钱来辨别朋友是否真心,是十分划算的一件事。
但这一世
还是节省一点吧,就算是朋友也要写欠条了。
毕竟自己不是前世的狗大户了。
连借条都不愿意写的人,直接绝交。
写欠条不情不愿的人,最好不借或者少借,这样的有潜在的不还嫌疑。
主动写借条的,加分,关系可以更进一步。
“好好学习,将来是有大用的,国家还是需要知识青年建设的。”李明军说。
“我知道。”熊岳点点头。
作为学校的尖子生,老师不止一次的和他说过这些话。
“叔,婶,先走了。”李明军和他说了几句话,觉得无聊,便准备离开。
“明军,饭马上就好了,在这里吃力饭再走?”门口,冉秀桂挽留李明军。
“不了,回家还得收拾行李呢,下次,下次吧。”李明军一边摆手,一边往外走。
“等等,这里有些米糕,是巧儿给小岳做的,你拿些回去给奶奶吃,老年人吃点软乎的。”冉秀桂叫住李明军,熊敏连忙进屋拿报纸包了七八块米糕递给李明军。
“谢谢婶。”李明军不喜欢推来推去,便接过了她手里的米糕,想着以后有机会要回报回来。
报纸包东西,是很正常的。
这时候物资紧俏,甚至是改开后很长一段时间,21世纪,有些地方卖吃的都是用的报纸包东西。
“慢点走,路上陡。”将李明军送出几十米远,冉秀桂和熊敏方才回返家中。
这巧儿可还没过门呢,怎么能先占别人便宜。
他老熊家可做不出来那种事。
两个年轻人之间的往来他们不干涉,但涉及到物质方面的东西,他们还是要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的。
免得巧儿一直收东西,平白在李明军面前低了一头。
路上,李明军提了提米糕。
是他没有准备,疏忽了。
记得前世自己在外面办事的时候,遇到什么好东西或者当地有名的特产什么的也会带回家给父母弟弟分享啊。
这一世怎么总是下意识的忽略呢?
或许,是因为奶奶不是真正的亲人吧
李明军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
虽然自己说是把她当自己的奶奶那样尊重,养着,但自己也不可能会像真正的亲人那样时常挂念。
罢了,自己也不能勉强自己付出感情,只要能在物质上满足奶奶就行了。
在李明军走后。
熊家很快就吃完了饭。
刚吃完饭,熊弼就拿着铁钎和锤子准备出门。
“当家的,你这是干啥?”冉秀桂正在和熊敏收拾明天熊岳走时需要带走的东西,见他拿着工具准备出门,不由得好奇问道。
岳儿一个月回来一次,以往今天熊弼都会在家呆一下午,问一下熊岳的学习状况,和他说说家里的近况。
觉得,熊岳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以后的顶梁柱,家里的事情不该瞒他,也不会报喜不报忧,报忧不报喜。
今天怎么一吃完饭就准备出门了?
看手里拿的工具,是修路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