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书生淡淡的说道,“别有太大贪念,对自己不好。”
乐影一想,也对,说道,“成交,你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来。”说罢,乐影便离去。乐影当然不能在这里在鹿石里面拿出蟒蛇了,凭空拿出蟒蛇肯定会被猜到鹿石的存在,就会有被抢的危险。
乐影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拿出一条百年蟒蛇,用袋子装好。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乐影自问,自己只是一个刚刚工作的学生,虽然巧得仙缘,仍然是一个初学者,小心驶得万年船。
白面书生,玉面临风,手持玉扇,栩栩如生,动若雪狐,静如玉雕,美哉美哉,又在栩动。
话说这白面书生是谁,自称是龙虎山正一派第六十三代张天师的孙子,名字叫张天风,因为打斗时以一把玉扇为武器,所以又称张玉扇。
话说何为正一派,也许正一派熟悉的不多,但是全真派熟悉的多吧!
全真派为王重阳所创,而正一派为张道陵所创,全真派与正一派并列为道教两大教派。
张道陵是谁?张道陵为道教第一代天师,同时也是道教的真正创立者。传说张天师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于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年少时的张天师天资聪颖,天文地理、医卜星象无一不精。
传说张道陵天师在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而后张天师来到蜀地鹤鸣山修道,一边修行的同时一边传道。某天夜里,张天师正在半睡半醒间,忽然太上老君从天而降,对天师说,蜀中有六大魔王,你前去降妖除魔,将来会得道成仙。说完又授以他三宝,分别是“正一盟威法箓”、“三五斩邪雌雄剑”和“阳平治都功印”。
张天师得到太上老君亲授,使用所传秘法召集三万六千神灵,前往蜀地青城山,大战六大魔王。张天师收八部鬼神,歼六大魔王,群妖绝迹,魔王及一众鬼吏皆被张天师降服。太上老君派告诉张天师:“功德九真上仙位,杀戮过多阻仙行,凡间修行三千六,上清八景宫仙成。”在张天师寿元123岁之际,张天师终于功德圆满,将太上老君所传授的经箓、宝剑及印交付其子张衡之后,与弟子王长、赵升白日飞升。
而那三件法宝因为战乱,遗留世间,不知何踪。自此之后,正一派没落,但是正统血脉依旧传承着修炼修行之法,只要寻得此三件法宝就可以招旧部,斩阎罗,重振正一派。为何这么说,因为三件法宝各有千秋。
传说史书记载,三五斩邪雌雄剑乃雌雄两把神剑,剑状若生铜,剑柄为五节连环,剑身隐隐刻有秘法符文以及日月星辰,剑重八十一两,象征着太上老君八十一化。雌剑被镇于鹤鸣山的戒鬼井内,以此来震慑人间的妖精邪怪,而雄剑则是作为历代天师传承的信物。天师之位自东汉至近现代,一直在传承。
至于阳平治都功印,玉质厚七分,横长各一寸半,是张天师在道教中实施神权、号令鬼神的“法印”,代表着历代张天师身份的象征。传说史书记载张天师创立正一派时在巴蜀之地设二十四治,分命仙曹。而阳平治则是道教二十四治之首,因此而得名,它随着斩邪剑一起,为历代天师传承。
另一件法宝正一盟威法箓,则是记载如何画制法箓,如何炼丹的仙书,仙书闪闪发光,可以“统鬼神邪魔,斩妖精气秽,召灵气成丹,御山川通仙”。
而张玉扇自诩六十三代张天师张恩溥孙子,日夜修炼,游离山川,寻觅三件宝物,以便重振正一派。
“香天下”来往的奇人异士居多,消息灵通,所以张玉扇经常来这里打探消息。正好今天碰见了乐影,而恰好最近练功碰到了瓶颈。
乐影走过去,直接把蟒蛇扔了过去说道,“就这一条了。”其实还有好几条,乐影不想被人惦记,所以这么说。
张玉扇说到,“拿好了,关键时刻能救命!”说罢,玉葫芦划过一个抛物线,落到了乐影手中。
交易成功,乐影依旧没有卖到钱,乐影怎么得到钱呢?下一章有解说。
这几天家里有事,没更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