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回 李贤者传法入南诏,锦屏山紫貂寻封姨(2 / 2)

三界丽妖行 冬山Winter 3070 字 2023-01-15

灵钏听到此,心里将先前三条商路一合,居然有些丧气的发现,谭记商号已在蜀中垄断多年,要想在蜀中另开一条商路并不容易。所以将来下凡降世之后,一定要记得这蜀中谭记,最好是能纳入麾下,以独占川陇线的蜀锦贸易;如若不能,也要避免与之恶性竞争,以免川陇商路断绝,蜀地拥兵自重。

既约定四日后出发,灵钏便起身同张佺和李贤者等告别。在向胡僧施礼时,那胡僧自言名叫纯陀,本是西域胡人,多年来追随李贤者寸步不离。听到纯陀二字,益州土地与张佺皆皱皱眉,但却没有作声。灵钏见两人面色古怪,便问原因。益州土地道:“昔日佛祖在人间四十九年,八十岁时疾病缠身,准备前往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途中路过波婆城时有铁匠纯陀进献供养,却误将旃檀树耳的有毒菌菇混入饭菜,以致佛祖中毒病情加重,最终未能如愿进入拘尸那迦城。只得在阿夷罗跋提河净身之后,于城外的娑罗树林中涅槃入灭。此事在《长阿含经》和《大般涅槃经》里都有记载,如今这位大师也叫纯陀,老朽委实担心此去南诏凶险难料。”

灵钏听出益州土地怕纯陀之名不吉妨主,怕李贤者此行凶多吉少。但转念想到自己在旁保护,想来也不必太过担心。而李贤者与纯陀听到益州土地之言也相视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只听李贤者道:“我等修习佛法日久,本来就是要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世间一切外相,只要心不动念,便无挂碍;而心中无念,便能不受干扰,从本心而知实相真理;心中无念,眼中无相,此身便能无住,无所执念,无所取舍,如此方能得大智慧。这区区一个名字,又有什么吉凶挂碍。”

几句话堵得益州土地哑口无言,只得深深一揖以示敬重。灵钏虽觉得云里雾里,但老僧的意思却听得明白。见再无别事,便和土地一同告辞出来,又与张佺告别,然后由益州土地领着,与成康等人在大慈寺中闲逛一圈。一路上听土地讲说来历,原来这大慈寺始建于魏晋,因历史悠久、高僧辈出,因此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玄奘法师就从长安来到成都学习经论,五年后在大慈寺受戒。之后泛舟三峡,取道荆州至长安,后在大唐贞观三年(629年),经姑臧出敦煌,辗转到达天竺摩揭陀国王舍城,并进入那烂陀寺学习经论。前后十七年旅程五万里,历经一百三十八国,最终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典六百五十七部。归唐后先住长安弘福寺,后又在大慈恩寺中翻译佛经,直到圆寂。后来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攻陷长安,玄宗西狩,一日见大慈寺僧人英干等人在街头为难民施粥并为国家祈福,于是感动之余为英干敕书“大圣慈寺”匾额,并赐田一千亩。同时钦点在大唐修行的新罗三太子无相禅师亲自督建,将大慈寺扩建为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四十二间的皇家寺院。再后来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韦皋镇蜀时扩修大慈寺普贤阁,又凿解玉溪流经寺前,使大慈寺环境更为优美,并成为当时最具声望的讲经胜地。二十年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悟达国师讲经于普贤阁下,每日听众都有万余人数。

不过灵钏对这些历史并不感冒,只是见益州土地讲述时颇显自豪,所以不想打断而已。等他讲完,灵钏想到这四日无事可做,便问益州土地附近州郡何处有妖怪妖兽为害作乱,如今灵珠十得其九,正可以四处降妖杀杀时间兼练练手。土地公便打发阴吏前去查问,一盏茶功夫送回消息,说是距此不远,阆中一带有虎妖出没。传闻那虎妖常变作老妪模样,往来民家教谕民众,不过并无害民之举。灵钏闻言心里咯噔一声,想起先前永州土地也曾说蛇妖并无伤人之举,却不想一番调查后,查到蛇妖要以尸山血海来引发灭世大劫,如今阆州土地说虎妖没有伤人,不知是有什么勾当。左右现在无事,便问清所在,带成康归海蜃影三将,御风而起前去看看。

过不久便到四百里外的嘉陵江畔,灵钏结印召唤土地。不一会便有一人匆匆赶来,只见其眉目疏朗神清骨秀、面皮白净容止可观,灵钏见他容貌不凡,便问来历,那阆州土地自称马忠,汉末时人,曾镇守南中平叛治乱。灵钏心中疑其与虎妖勾结,又见其夸口行事不稳,所以不再多问,只问虎妖现在何处。阆州土地施礼道:“启禀上仙,锦屏山上有一老媪,前世曾是虎妖化身,年前从神都到此,自称十八姨,常与两头猛虎作伴往来山下,不知上仙问的可是此人。”

灵钏一听,这才知是先前在洛阳东都见过的封姨,想到自己险些错怪好人,面上便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对阆州土地道:“我与那位十八姨昔日曾有些旧交,还烦请土地公带路,让我去会会故人。”那阆州土地自是不敢违逆,随即在前殷勤引路,领灵钏等人一路往锦屏山走去。

那锦屏山远远望去花木似锦、山势险峻、连峰如屏,故有“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之美誉,锦屏山之名也因此而来。因历朝历代山中都有建造楼阁亭榭,亦有诗人画家相继到此创作抒发情怀,所以山中古迹良多,被文人墨客誉为“天下第一江山”。置身其中彷如阆苑仙境、璇霄丹阙,灵钏不知身后三将作何感想,自己倒是有些羡慕封姨最终能有这样一个风景奇秀的好去处。

众人上山许久,土地公寻到一处洞穴引灵钏入内,只见洞内深七丈有余,高宽皆有五丈,石壁上还有“此山磨灭,英灵乃绝”八个大字,下面落款是唐初时的堪舆大师袁天罡。土地公说袁天罡便是益州成都人,所以与此地也颇有渊源。灵钏在洞中遍寻一圈,也不见封姨下落,刚想发问,土地却在旁喃喃自语道:“刚才老母还在洞中,现下不知何故躲了起来。”

灵钏知道封姨对自己还有些怨恨,所以避而不见,便对石洞深处深深一揖,说道:“昔日在东都晚辈也是急于求成,所以行事莽撞了些,还请十八姨原宥。而且先前受十八姨指点,弟子如今已修成风体,便和十八姨有半师之谊。如今虽无法归还混元珠,但仙姑但有所求尽可吩咐,只要弟子能力所及定为十八姨做到。”

这时洞中黑暗处传来一声叹息,随后一声虎啸,两头斑斓猛虎从石壁黑暗处突然凌空跃出,然后趴在地上伸个懒腰,过一会才不紧不慢地走到灵钏等人身前,但慑于灵钏身后龙虎二将的威仪,两只猛虎就像大猫一般,虎头虎脑探过来在灵钏手心反复磨蹭。

过了好一会,封姨这才肯现身相见,来到灵钏身前深施一礼道:“上仙受佛道两门青眼,老身又怎敢责怪。许久不见,老身有礼了。”灵钏见她面上多了些风霜之色,显然东都一别后又经历不少糟心之事,于是赶忙上前扶起,叹道:“仙姑多日不见,看着清减了。”那封姨苦笑一声道:“自东都一别,不少鬼蜮屑小皆以为老身年迈可欺,所以常来老身面前惹是生非。老身脾气不好,将它们狠狠教训一番,之后却也不堪其烦,这才回到锦屏山里,打算从此闭关修行了此残生。”

灵钏这才想起封姨昔日曾说自己是锦屏山中雌虎,因误入僰人悬棺圣地,得仙人点化才修成人身,并得正道,所以这锦屏山说起来还是封姨最初的虎穴所在。前后联系,想必是因失去混元珠修为大减,所以才回到此地避祸。既如此,灵钏便想做个顺水人情,先从怀中取出先前恶斗赵归真所得太极符送给封姨,说道:“此物乃是混沌初开时阴阳二气所化,戴在身上可万法不侵、长保平安,且与仙姑昔日所用混元珠颇有相似之处,不如送给仙姑聊做护身之用。此外我再为仙姑另造一物。”说完,灵钏随手在洞口布下仙障,然后使出聚土为窑的法术筑起土窑,再取金灵珠招来地下金气,以土灵珠取来地岩,就在土窑中以火灵珠中所藏神火反复熔炼。几个时辰烟火不绝,终于制成一只碧火琉璃的玉镯,而锦屏山中有凡人看见洞口赤云翻滚、红光耀目,还道是仙人在内修炼做法,皆不敢上前,但仙人洞之名却从此不胫而走传扬开来。未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