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馒头引发的血案(1 / 2)

夜惊雷深深鞠了一躬,起身接过大夫递过来的药,转身背起奶奶夜氏回家了。

夜惊雷到家后,打开米缸发现并没有一粒米,水缸没有水。

这一年夜惊雷十三岁,感受到奶奶深深的爱,这段时间自己疯狂忘我的修行,食量大增,虽然也经常打些野味回来,自己也吃的多,吃完自己出去,奶奶夜氏只是煮粥喝,只是自己没注意,其实米早在几天前就没有了,现在大家都受旱灾,没人有多余的余粮,连水缸滴水不剩。

这一年夜惊雷十三岁,明白世上还有钱这种东西可以让人低起高昂的头,自己从来不追求吃的多好穿的多暖,对钱跟本没有概念,而这次让夜惊雷深刻认知钱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体会到,那是一定有人为自己遮风挡雨,这个人就是年迈的奶奶。

夜惊雷放下奶奶,放到床上躺好,盖好被子。夜惊雷看着奶奶干裂发白嘴唇,明白这是缺水了,自己熬药做饭也需要水。夜惊雷拆下手上和脚上隐藏的沙袋,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全身都是力气。拿起两个木桶,飞奔起来,他的目标是二百里外的听命湖,平时绑着沙袋来回跑一天四个来回,如果比起平常人四五天一个来回来说就是非常快了,而此时的夜惊雷速度直接翻倍,如果有外人看到像是有八条腿飞奔一样狂奔,半个时辰到了听命湖,打了两满桶水,顺便弄碎一堆花草,洒在水面,引来很多大鱼,夜惊雷拿起石子,又快有准打中了两条七八斤大鱼,拿起来背在身上,转身往回飞奔。回来的路上看到不远山上得背面沿路有六坐石头堆砌一丈高柱子隐藏在丛林中,不认真看是看不出来的,石柱上面都有一根手臂粗细的铁柱竖着,比大树高出三尺左右,六根石柱子看起来一模一样,每两根之间大概三十里路左右样子,自己这一年半以来都是在沿着弯曲的山路来回练习,从来没有翻过山的背面,这次为了抄近路从山的背面过来,才发现这些变化。也不知道这些柱子有什么作用,不过也没有过多时间去查探这些石柱。

刚好一个时辰,夜惊雷就回到家了,用碗盛了水小心翼翼喂奶奶喝下,喝了之后,夜氏这才醒转过来,虚弱的揣着气,泪眼婆娑的望着夜惊雷,久久无语。其实夜氏心里很难过,这天灾难过,缺水缺粮的日子实属不易,知道这孩子吃了多少苦才换回这水,不知道如何表达着亏欠的爱。

“奶奶,你先躺下,我给你煮鱼汤喝,喝完鱼汤再喝药,你一定要好好的”夜惊雷安慰道,也不知道奶奶为什么不说话。

“哪来的鱼,哪来的药?”夜氏虚弱问道,夜惊雷简单的事情前后说了一遍,夜氏欣慰的点了头道“当药童夜不错,最少有口饭吃,能留下来还是一条生计”

很快,香喷喷的鱼汤端到夜氏旁边,夜氏要自己喝,夜惊雷要亲自喂奶奶喝,说奶奶为了自己才这样的,要亲自喂奶奶才好,夜氏拗不过夜惊雷的坚持,只好享受这幸福的晚餐。同时也劝好好去当药童,积极主动去做好每一件事,争取留在药铺,学一门手艺,救死扶伤,也饿不死。喝完鱼汤,夜氏脸色好转很多,逐渐有了血色,又喝过夜惊雷熬的药,喝完药直接睡觉了。夜惊雷伺候完夜氏后,又把另外一条大鱼放食盐腌起来后喝了两碗鱼汤也去睡觉了。

第二天清晨,夜氏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做好鱼汤,两人吃完,夜氏让夜惊雷赶紧去药堂,说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了。夜惊雷没有多说什么,回到房间重新把沙袋绑在身上后去了药堂。

夜惊雷一来药堂,大夫安排他做照顾病人,引导病人看病的活。夜惊雷自是卖力的干,药堂大夫减轻不少压力,心中多了一份认可。药堂大夫真名黄东仁,算是附近小有名气的大夫,为人热心肠,在这灾年收费低受到很多人的爱戴。

忙碌的一天,逐渐适应于病人打交代,看不起眼的繁杂事极为考验一个的心思,夜惊雷第一次感受到被别人称赞和需要的价值,一种自我满足感油然而生。

晚上回家,夜惊雷找到景禅,把昨天看到队伍事情说了一下,问景禅是不是参加了那个什么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