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单身狗被鞭打得还不够狠吗!(2 / 2)

鹿公看李银河急赤白脸的,笑道;“小子,徐光启大人曾筹集银钱,在涞水天津买了些地,专门试种甘薯,可是农户不认啊!老夫当做稀罕物,在花房留下一些,还是止生发现后,在定兴江村种了一季。”

“为何农户不认啊!”李银河敲敲脑袋道;“在下明白了,这甘薯初到北地,定然水土不服,产量没有《甘薯疏》讲的那样神奇。

对了,甘薯吃多了胀气,口味不如麦米,农户对农作物最是谨慎,所以甘薯没有推广开,其实,只要多种几年,这甘薯适应了北方水土,产量自然会提高。”

茅元仪惊讶道;“李千户对甘薯了解甚细,奇怪啊,据在下所知,河北之地,此时也就鹿公有几株,李千户如何知道的?”

李银河指指脑袋道;“在下被雷劈过,脑袋里就有了甘薯样子,不止甘薯,在下还知道土豆,玉米等神奇农作物。”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难道真有智慧天成之说。土豆在南方有人种植,也称土芋,黄独。至于玉米,在下不知。甘薯土豆都是海外传来的。”

“正是!”李银河努力让笑容灿烂些,呲着牙一字一句道;“茅大哥,匀给小弟一些呗,易州涞水多山,山民种粮,产出极低,自古生活赤贫,有了甘薯,窘境定会大大改善,茅兄功德无量啊!”

茅元仪淡淡一笑;“道不轻传,你易州豪强铲了甘薯,霸占试种田地,看来,易州百姓眼浅,弃甘薯如鄙履,福泽不够啊!”

李银河急道;“茅兄,只要在下有的,你说吧,在下跟你换,行不?”

茅元仪道:“可以,千户既然编写了格物一书,定然才高八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千户挑一样,让我们鉴赏一番,只要过得去,这甘薯就送与千户。

在下和两位红颜开荒,栽培,精心护理,才有了一窖甘薯,如此要求不高吧?”

“好,在下就献丑了,那个土豆?”

茅元仪摇头道;“李千户,鹿公,茅某,还有杨宛王微,在鉴赏方面有些造诣,你要让大家满意,呵呵,很难过关啊!

学问一道,做不得假,你要是滥竽充数,不要怪茅某折了你面子。”

“拼了!”李银河挽起袖子跳下炕,踩着靴子,冲茅元仪伸手道;“茅兄,宝剑借在下一用。”

鹿公摇摇头,李银河撸胳膊挽袖子,趿拉着鞋,哪有半分高士风采,茅元仪心高气傲,一会折了李银河面子,自己还得想想如何说和。

李银河接过宝剑,仓啷一声,抽剑出鞘,屋中多了一泓清水,李银河赞道;“好剑!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在下从小有个侠士梦,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沧海一声笑》,各位赏鉴。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啦”

“好!”外屋骑手们都是在辽东尸山血海厮杀过的勇士,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虽然不知屋中为什么唱歌,听得歌声豪迈,轰然叫好。

茅元仪转头对杨宛道;“可曾记下?如何?”

“郎君,宛儿已经记下词曲。”刚才衣冠不整的李银河此时尽显放浪不羁的风采,杨宛震惊不已道;“若论豪迈,李大人的《沧海一声笑》乃国朝以来词曲中最佳,从韵律讲,如果以粤语唱,好像更佳。”

李银河对杨宛拱手道;“小嫂慧眼如炬,词曲乃黄霑所作,正和粤语演唱。

沧海呀星秀偷偷棱昂秋fao藏翠笼几给刚纠苍听秀翻翻塞桑秋谁夫谁兴戳听基hiu工山秀

音雨友投笼投尊红尘舟塞给多giu

清风秀

ging也贼流后情晚兴流呀干满揪

苍伤秀

八拽贼流

后情影拽七七秀秀。”

杨宛迷惑道;“黄霑如此大才,在江南并未听闻过啊!”

茅元仪倒是干脆;“不管谁谱词写曲,甘薯归李大人了,在下侄子茅七,在江村侍弄农物最佳,种植之时,让他协助农户,可好?”

不待李银河回答,茅元仪又道;“能听到《沧海一声笑》,今日就不虚此行啊!

得陇望蜀,如果李大人还有佳作,在下洗耳恭听,一定为大人找回土豆,望李大人赐教。”

茅元仪性情高傲,但对有才学的人异常恭敬,《沧海一声笑》一旦流传,找不到词曲作者,只能算李银河的,其在歌词领域地位最起码也是大师级别。

李银河也是心情大好,有了甘薯,改变山区百姓生活,把握大增,连忙道;“茅兄客气了,在下声明,所唱词曲,所吟诗句,都是银河盗作,不敢贪天之功,这必须说明了,否则难以启齿。”

在大家看来,李银河真是名士风范,别人恨不能将佳作占为己有,而李银河生怕占了佳作名头,学问不说,人品定然高洁。

“有沁园春长沙一词,乃毛大大所作,在下敬为天人,与诸位共赏。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屋中寂然,良久,鹿善继苦笑道;“能作如此诗词者,乃开宗立派的大宗师,老夫相信,以银河阅历,还真是做不出来,品味意境,乃历尽沧桑返璞归真,道尽性情的大英雄啊!

奇也怪哉,如此风流人物,老夫竟然一无所知,止生,你怎么看?”

茅元仪苦涩道;“在下自诩风流,与之比较,真乃萤火与日月争光,自惭形秽啊!”

杨宛看茅元仪颓丧,赶忙道;“郎君,妾身觉得你就是伟丈夫,敢爱敢恨,一诺千金。

这诗词作者乃五百年一出的大儒,豪气冲天,胸怀日月,乃翻天覆地的王霸圣者啊,诗词一道,别说夫君,本朝就没有出其右者,郎君不可妄自菲薄。”

说完转向李银河道;“李大人,奴家自诩在南京十里秦淮河见识了国朝文人墨客,今日才开了眼,细雨难懂朔风,在北地慷慨悲歌面前,那些饱读诗书,自诩风流之辈真真是无病呻吟,跳梁小丑而已。

小女子敬大人一碗水酒。”

说完,一饮而尽。

李银河只得干完一碗酒,杨宛曾是秦淮河名妓,酒量自然不差,这酒度数不高,一碗半斤多。

看王微也倒满一碗酒,李银河赶忙摆手道;“在下可没有诚心欺负茅兄,小嫂,在下给你一首歌曲赔罪如何,酒万万不可再如此喝了。”

王微嫣然一笑,这李千户惫赖得很。

茅元仪只是一时失神,现在缓过神来,赶忙制止王微道;“夫君已经领情了,一时失神而已,算不得什么。

李千户,茅某佩服你的才情,更敬重你为国为民的情怀,如果你不介意茅某愚鲁,咱们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茅元仪年纪不小,三十多岁,李银河赶紧道;“在下倒是求之不得啊!只是银河还有一位结拜兄长,出身草莽,得告知茅兄。”

茅元仪摆摆手道;“无妨,英雄不问出处。”

旗军赶紧准备桌案,雄鸡,黄纸,两人当即结拜为兄弟。

王微娇嗔道;“小叔高才,那歌词之事?”

李银河赶紧道;“《女儿情》,西游记词话中的插曲,女儿国国王唱给唐僧的,在下哼唱一遍。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爱恋伊,爱恋伊,愿今生常相随,愿今生常相随,常相随!”

西游记话本在明朝流传甚广,杨宛轻哼,王微将曲谱歌词记在纸上,这种直白情爱的歌曲在此时是石破天惊,好在茅帅哥不以为意。

誊抄完毕,杨宛取出短笛,茅元仪拿出长箫,王微演唱,夫妻三人即席表演,将一曲女儿情演绎得柔情蜜意,百转千回。六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高手恶狠狠地盯着李银河,单身狗被鞭打得还不够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