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七曜神记(1 / 2)

天养琅玕 商小寒 3841 字 2022-10-07

傍晚的三苗小镇,披上了一层金衣。

落日余晖,在天边铺下万道红霞,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

姜临和巫灵二人依然并排站在竹林内,眺望着远方的天空。

那黄衣学士消失的地方果然还是让二人十分在意。

忽然两人一起转头说道:“要不要去看看?”

随即一起哈哈大笑。

这该死的好奇心和惊人的胆魄。

又往西走出了大约五里地,两人同时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只见苍茫群山之中,凭空出现了一个数丈深的巨坑。

一众山峰被抹去了棱角,漫山的翠竹也全都不见踪影。

巫灵伸出手,五指张开,静静的感受着空气中风的流动:“好浑厚的大地之力。”

姜临忽然指着巨坑说道:“你看那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在发亮。”

巫灵极目远眺,只见巨坑之中斜插着一柄利剑,晴空下银光煌煌。

两人花了一炷香的功夫才走至利剑旁。

不过确切的说,这不是一柄利剑,而是一节剑刃。

剑柄已经消失,四周也未能找到剑鞘。

但剑身极为宽大,比一般的长剑要宽出一倍有余。

日光流淌过剑身,闪过四个小字“皇天后土”。

巫灵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姜临疑惑的看着巫灵:“何需行此大礼?”

“你放屁。”巫灵怒骂一声,刚才自己大惊之下一时失态,不小心摔到了地上,“‘皇天后土’,这是天帝姬轩辕的佩剑。”

这回轮到姜临睁大了眼睛:“那这少年究竟是什么来头?”

忽然一道黑烟从巨坑之中挣扎而出,飞到了二人面前。

姜临大惊,左手拽过巫灵,右手飞快取下别在腰间的柴刀,挥刀朝黑烟砍去。

黑烟灵活的躲开了这一刀,在空中转了一圈,重新落回二人身前。

两人一烟,就这样在黑夜里对峙着。

方才是雾,此刻又是烟。

如今的妖兽怎么生的都如此奇怪。

只见那黑烟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两人身边飞来飞去。

姜临有些疑惑,为什么它好似活物,正在上下打量着自己?

心中浮现出一种怪异的感觉,仿佛自己是那市场上,被人挑拣的活鱼。

此刻他一动都不敢动,全神贯注的盯着黑烟的动作。

终于,黑烟像是下定了决心,往后退了几步,然后加速朝自己身上撞来。

姜临急忙挥动乌克。

刀刃从黑烟中间穿过,黑烟丝毫未受阻挡,钻入了姜临体内,姜临仰面倒下。

“小怪物!”巫灵惊呼一声,迅速奔至姜临的身旁,赶在他落地前,抱住了他的身子,眼眶中已满含热泪。

姜临没有感受到被撕裂的痛苦。

那股黑烟反而化成一股冰凉的气流,在体内流转一圈,最终停在左手掌心,变成了两颗黑色的痣。

姜临摸遍全身,并没有任何不适。

心中疑惑不解:这是什么情况?它看上了我的身子?

巫灵也从刚才的悲伤中缓过神来,有些惊讶的看着怀中毫发无伤的姜临。

这小子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碍。

两道目光一齐落在了姜临左掌的那两颗黑痣上。

“比梦中多了一颗?”巫灵惊讶的问道。

姜临点点头:“但有一股冰凉的气息游遍全身,和梦中的感觉一模一样。”

巫灵十分伤脑筋的挠着头皮:“照理说,预知未来一事,号称‘借天半眼’,能得到一句半句模糊启示,都已经谢天谢地,感恩戴德。万万不可能像梦境一般,时间、细节都如此准确清晰。”

“但你的这个梦实在是匪夷所思。梦中之景能和现实之事有所印证,无论是血雾、新娘还是黑痣,仿佛真有人在冥冥之中警示你一般。这也太,太……”

巫灵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眼前之事确实大大超出他的所知所学。

忽然他一拍脑袋说道:“对了,我记得老头子有一本书宝贝的很,当年我撕完之后,他罕见的红了眼眶,或许那书上会有答案。”

说罢摆摆手,就急匆匆的往望星楼跑去:“今日你早些休息,一切等明天我们再做商议。”

姜临背着那柄剑刃回到了吊脚楼内,他从怀中摸出了蒙面人给他的那半卷残册。

没有封皮,只有开篇的一段卷首语:“火之一道,世人只知感受其张狂猛烈、焚毁万物的力量。殊不知,真正的火焰之力,需燃烧至极致,在烈焰灼身中,拥有涅槃重生的勇气与力量。”

这段内容在各大学宫、无数修习“离火经”的学士看来,无疑是狂悖且邪恶的。

“”一途,怎么看都不像是正道武功。

但姜临从未接受过任何经典的武学理论学习,而书中的“点燃自身血脉”一句,隐隐还同自己的红热有许多相似之处。

因此,他并未感觉有何不妥。

继续往里翻去,居然发现,开头的两章内容,和父亲教自己的健体操颇为相似。

一章叫明悟,一章叫入海。

倘若他曾受过各大学宫的经典理论学习,便会发现,这两章内容恰好对应的是海内大陆五重境界中的“引气入体”和“练气于身”二重境界。

天下武学,入门之途,果然都是大同小异。

五重境界的后三重,依次是“呼风唤雨”,“龙腾四海”和“颠倒乾坤”。

寓意从初掌自然之力,到如蛟龙般拥有翻江倒海之威,再到如传说神龙一般有毁天灭地之能。

但是在海内大陆,这后三重境界约定俗成的称呼是象征身份地位的“三爪白蟒”、“四爪青蛟”和“五爪金龙”。

这是因为从三重境界开始,习武之人就会自动被天帝拜为客卿,每年能从帝都领取丰厚的俸禄以及数不清的好处。

同时,排天下之名的登葆山“四海楼”也会将其列入英雄榜内,并准时送来象征身份的巴蛇皮腰带。

上面所绘图案,正是这三个称呼的由来。

姜临手上的这卷残册,到第三章后就戛然而止。

那蒙面人似乎有所顾忌,并未将后面的内容交给姜临。

不过对于此刻的姜临而言,这三章内容就已经足够了。

他翻阅了前两章的内容,忽然明白了为何自己始终仅有微弱暖流的原因。

因为他一直感悟到的,都只是自己体内的火焰之力,而非外界的自然之力。

“难怪只是涓涓细流了。”姜临恍然大悟,想清楚了这点,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赶紧盘膝坐定,按照书中记述的方法,第一次摸索着开始修习“引气入体”。

“燎原之火,燃于微末”。

他需要尽力感受那些散落在空气中的、微乎其微的火焰之力,并将它们聚于自己周围。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姜临身边的温度开始缓慢上升。

到一盏茶的时候,已有热浪袭来,大量的赤炎真气,将他包裹。

姜临脸上挂满了密集的汗珠,这些赤炎真气无序的涌入体内,血液开始沸腾。

下一步便是要“练气于身”。

五脏之中,心脏属火。

即是要将赤炎真气引导进入灵台。

姜临先以健体操的基础为引,将那股温热的细流游遍全身。

然后在一遍又一遍的循环往复中,缓缓将周围的赤炎真气融入其中。

细流茁壮成长,转眼便如江流、如洪水。

姜临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完成了寻常习武之人十年的积累。

若是换成旁人,此刻恐怕已经要爆体而亡。

但姜临非但没有感受到丝毫不适,灵台内反而好像还留有余地。

体格之强健,确实非常人能及。

但换个角度来看,从六岁那年第一次修习健体操算起,年复一年的苦修,也有十二年的时间了。

最后一圈游走过后,周遭赤炎真气已经尽数融于体内。

姜临将它们全部藏于灵台之中。

他缓缓睁开眼,世界并没有变得不同,但心胸舒坦,无比畅意。

回忆过往种种,发现之前的委屈不平,也不过是过眼云烟,并不值得挂怀。

仿佛刚才拓宽的不是他体内的真气,而是心境与胸怀。

“叮咚”,远处望星楼传来一声轻响。

这是又过了一日的标志。

姜临赫然发现,自己左手掌心缓缓浮现出了第三颗黑痣。

每过一日便会浮现一颗黑痣吗?

这黑烟又是什么?

依旧不会有答案,但姜临没有之前那么焦虑了。

他盘膝入定,继续修习起那套不知名的功法。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

小镇中央的文玉树忽然泛起冲天银光。

文玉树十分有趣,它的果实似美玉,晶莹透亮。

如果在树下点上红色火把,则一树朱霞。

而若点上磷火,又变得银装素裹,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

此刻是三苗族的族长在召集全族人开会。

约一盏茶的功夫,族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齐聚在小镇中央。

族长苗长风,此刻站在一处高台上,面露喜色:“想必各位都已经收到了来自一对新人的邀请。再过六日,便是我族第一勇士武城玄同朝阳谷高徒关雅娘的婚礼,这是我们三苗族,难得一遇的大喜事。届时,还请各位务必要尽情欢歌,尽情舞蹈。让朝阳谷的学士们,感受到咱们的热情。”

“那是当然,我们三苗族能歌善舞的名声,丝毫不逊于咱们的镇族之宝控神之术。”

人群中爆发出质朴而热烈的笑声。

很多年轻女子有意无意的瞥一眼站在人群最后方的巫灵,心里想着,大巫跳起舞来,会是怎样一番风景。

苗长风忽然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今天召集大家前来,并不全是为了此事,还有明日的八族大祭。”

他站在高台上环视众人:“原定的举办地厌火族近日突遭山火,无法再承办八族大祭。按照之前八族的约定,新的承办地将顺延至我三苗族。虽然时间紧迫,但对我族而言,无疑是双喜临门的好事。”

“哇!”人群中传来年轻女子的欢呼声。

因为八族大祭在哪里举办,就需由哪一族的大巫主持盛典。

与其他七族大巫都是年迈的老者不同,三苗族的大巫是一个花一样的少年。

太多人都想一睹这位年轻大巫的风采。

苗长风看向人群中的巫灵,冲他点点头。

巫灵表面上云淡风轻,心里早乱成了一锅粥:这还是自己上任大巫以来,头一次主持这种盛大的祭祀活动。可自己对这种祭祀本来就不感兴趣,很多繁冗的仪式,之前爷爷有教过,但自己压根也没仔细听。糊弄糊弄族人还可以,但八族大祭当天,另外七族的大巫也都在场,这就麻烦了。

远处高台上,苗长风继续说道:“依照约定,承办八族大祭的氏族可以在武论中多获得一个比试的名额,因此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便是商讨这额外的出征人选一事。”

八族大祭,除了祭拜天地,为族人求一番风调雨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武论了。

因为武论不仅可以彰显各族第一勇士的风采,也将决定未来五年各族上税纳粮之事。

依照八族之间的约定,凡是在武论中夺魁的氏族,就可以免去每年的纳粮负担,由排名末尾的氏族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