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思维里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大问题,当官嘛,自然应该有些特权,当官的和厂里选出来的劳动标兵去海边疗养,谁也说不出不对来。
而私企这么搞,要么是花钱维系客户关系,要么是私营企业主自己享受。
这更无可厚非,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钱,自己花,更没什么问题。
钱芳坐到刘慧芬身边去说悄悄话了,杨国梁也起身来到儿子身边。
“你创业才刚开始,虽说公司的钱你有权花,但用在买化妆品当礼物上,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啊?
乔家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杨思源偷偷在老爸耳边说,“爸,这么说吧,这趟去港城,我要是给公司赚了一千万,我个人才花了几万,你觉得乔老板会怎么想?”
杨国梁立即明白这句话里的逻辑了。
合作的双方简称甲方乙方吧,甲方出钱,好比乔老板,乙方出技术,好比杨思源,或者某个研发机构或高校。
私企出差公干,目的是开展业务,有了业务好赚钱。
假设这一趟赚了一千万吧,双方按协议分配利益之外,乙方在开战业务期间的成本和私人花销,自然有公司承担。
乙方有了一些个人的消费,和业务本身无关,算是开拓业务成功后的庆祝吧。
如果花的太多,走公账的钱多到不合理了,甲方显然不会太高兴,在将来的合作中,会提醒乙方注意某些做法的尺度。
很正常吧?
但反过来,如果乙方完全没有类似的个人消费或数额很少,甲方该怎么看?
甲方不会单纯的觉得乙方高风亮节,反而会有担忧的想法。
这逻辑不复杂,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一般也理解不了。
杨国梁虽然铲了一辈子煤,但在三矿机这样的企业里干了二十多年,此类的事情,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这不是什么准则或者潜规则,只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生意场或社会上的某种现象。
叫它心理博弈也可以,人机关系中的微妙技巧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