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扯远了。那你想好了干什么没?姥爷就提一点要求,咱不干那些小化工。”
姥爷专门提到小化工,也是有前车之鉴。
前不久报纸上就说过这么个事,汉东省某个市的某乡镇企业,搞的就是小化工。
一开始确实赚到不少钱,纳税也不错,成了当地的明星企业,还被树为当地农村乡镇企业的典型成功案例。
但好景不长,后来那个化工厂附近周边的农田和水源都被污染了。
庄稼种出来不能吃,吃了容易得病,化工厂那村子的老百姓,忽然间好多都得了怪病了。
后来追查源头,就是那化工厂排放污染物超标闹的。
这事上了报纸,上头才严查,不查不知道,化工厂为了追求高利润,对污染物排放基本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往地下打。
才开始几年可能没事,但慢慢的,那些污染物向上渗透,污染了土壤和水源了,这样的地种出来东西,吃了当然没好。
姥爷也是被这新闻报道吓怕了,所以不管是谁来村里投资,他都坚持不能搞小化工。
杨思源笑道,“姥爷,你就放心吧,不搞那个,也不搞那些小零碎的东西,没多大意思,那些人都是为了赚快钱的。
我要搞,就搞适合农村的,别人都是建小工厂,我偏不,我就想弄农产品。”
姥爷先高兴,又糊涂。
“农产品?养殖?那还是小作坊啊。搞那个是能赚钱,但也就带动几家十几家,全村一百好几十户呢。”
姥爷的意思是,要搞,就搞能带动全村一起致富的项目,带动几家几户,眼皮子浅了。
“姥爷,这您就误会了。拉投资进乡村,不一定非得是建厂子搞小工业项目。
搞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不见得就不如那些工业项目赚钱。”
无非就是农产品精致化,产业化,品牌化那一套,零零年代中期开始流行,国家也大力扶持的一套东西。
但眼下这时间点,大多数人还没有这方面意识,或者说有点类似的想法,却没有体系化的思维。
就比如搞养殖,养鸡。
一般都是盖鸡棚,买饲料,产蛋可以卖钱,也可以养肉鸡卖钱。
可这都是初级模式,养殖户确实能赚钱,但没有产业化,没有深加工,没有品牌化,利润率是偏低的。
怎么做呢?
说白了就是建立一套产业链条,比如古代,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养殖牲畜,用牲畜的粪便给田地施肥,田地的产出剩余可以反过来制作饲料养殖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