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赶快上田吧,小然刚好点,非要再吵到他不可!”说话的是朱然的二叔朱杨,“走,小然,到二叔家,昨天河边捉了只老鳖,你拿回去,炖了,补补身子。”
一边说着一边牵着比他矮一个头的朱然,往家中走去。
“二叔,没事的,我已经没什么大碍了,二婶刚生的宝宝,你给她补补。”朱然挣扎着,可是朱杨的手纹丝不动的钳着他的小手,哪怕他已经用了一丝内家拳的巧劲,也没有丝毫挣脱的迹象。
“好小子,还蛮滑溜,没用的,就你这细胳膊细腿的,怎么用劲都没用。二叔说的你就听着,打不过你爹,还治不了你嘛!把老鳖带回去补补,养好身体,你也要练武了。”
说完,不待朱然有任何回应,拦腰把朱然携在臂弯里,往家中走去。
“拿好,回去给你妈,二叔家不差这点。回去好好长身体,还有,以后不能做这傻事了。你是我们朱家这代的当家人,可不能让大家失望。”长满老茧的手摸了摸朱然的头发,很是感慨的说道。
“那,二叔,二婶,我就先回去了。”说完,提着草绳拴着的约莫三斤半的老鳖,往回走去,心中泛起丝丝感动,同时又多了一个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理由。
都说村里民风淳朴,其实,农村真正能做到互帮互助,和谐邻里,兄亲弟恭的少之又少。
更多的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的,有的是一家盼着一家比自己过的差,比自己更穷的邻里、亲戚。
从早晨短短的相处,朱然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村里气氛的和睦,邻里之间相处很融洽。
“娘,这是二叔给的老鳖,您看下咋处理。”对于一个现代人,说实话,真的没做过这些,虽然在现代朱然对美食很有研究,可是对于这些杀鸡杀鱼啥的真没做过,只能提着老鳖,尴尬的向这一世的母亲求助。
“这孩子,咋能要你二叔家的老鳖呢,你二婶刚生完孩子,还坐着月子呢,咋这么不懂事呢……还不给你二叔送回去!”
母亲语气责备中还着些心疼:“想吃娘让你爹去给你抓……这老鳖是你二叔好几个晚上不睡觉抓到的,就是为了给你二婶补补身子的。”
“嗯,我和二叔说过,他非要拿给我,等会炖个汤,给二婶盛过去吧,这样来回推让也不是个事呀,隔段时间我去抓几只送过去。”
或许是此世的记忆影响,三十岁心理年龄的朱然语气上倒是和此世身体年龄很是符合,对于亲情上更是没有丝毫隔阂,父母之称好似条件反射一般。
尽管肚子饿得咕咕叫,但是这顿饭还是约莫到了巳时尾声才吃上,也就是快十一点的样子,毕竟普通家庭有几个能做到一日三餐的呢。
野菜窝头配上炖的软烂的老鳖汤,虽然这汤里的盐分还有着丝丝的苦味,但这份来之不易的荤食,对于朱然空寂已久的胃来说,那是久旱逢甘霖。哪怕没有习练内家拳,也能感受到阵阵暖意袭遍全身,好不自在。
“大哥,下午你是在家里休息,还是和我们一起出去采野菜。正哥和黄老二,还有齐老大和齐老二都和我们一起呢”,吃完饭,在母亲收拾碗筷的间歇,朱炳满眼紧张同时又满怀期待的看着朱然。
“嗯嗯,哥哥们都去呢。青青上次就挖了好多。”